|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反精神污染中经济理论界的两大事件           
反精神污染中经济理论界的两大事件
名批判方励之、王若望、刘宾雁等,指示要把他们开除出党,而且说,“反对精神污染的观点,我至今没有放弃,我同意将我当时在二中全会上的讲话全文收入我的论文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至少还要搞二十年”。与此同时,北京、合肥等地发生了学潮,邓小平将其完全归之于胡耀邦助长了精神污染的泛滥。至于胡耀邦关于老同志退居二线的讲话,更使邓小平等一批老人感到不满。在邓小平的策划、指使和安排下,薄一波主持召开所谓中央生活会,集中批评胡耀邦,胡耀邦被迫检讨,且不得不辞职。习仲勋在会上替胡耀邦抱打不平,怒斥薄一波等“逼宫”。胡耀邦辞职后,心情郁闷,于1989年4月15日逝世。反精神污染和反自由化的第一波暂时平息。
  2.经济学界反精神污染
  的前哨战
  1983年8月9日,西北大学经济系研究生张维迎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为“钱”正名——有感于〈中国青年报〉的一则报道》一文。文章说,“在商品生产下,钱就是社会的奖章,得到钱,意味着你对社会作出了贡献,你完成了社会分工所赋予你的任务,社会对你予以嘉奖……获得钱,类似荣获战场上的英雄纪念奖章”。《中国青年报》为刊发该文加了编者按,“张维迎同志投来的稿子,原文较长,这里只摘登其中几节,其中就‘向钱看’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对不对呢?欢迎大家讨论”。随之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随后,《光明日报》也参加进来,在“经济论坛”内也刊登了很多讨论文章。
  10月12日,邓小平在十二届二中全会上发表清除精神污染的讲话,批判了“一切向钱看”的观点[2],对《为“钱”正名》的批判突然升级,学术讨论变成了对“精神污染”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批判。以至消息传到陕北吴堡县的农村,张维迎的父母也被告知,“你家娃出事了”。
  在政治高压下,没有经过什么风浪的张维迎主动向学校写了《重视货币的功能,反对“一切向前看”—&md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十八大精神个人党性分析材料
    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党性分析
    从传统艺术精神的内核出发
    当代文化异化与人文精神缺失
    大学精神的当代文化价值及其
    现代文学感时忧国精神分析(
    家庭笑话:精神抖擞,宝贝女儿
    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研究
    高校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
    浅谈幼儿师范美术教学中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