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书信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企业管理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部崛起战略下湖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探讨           
中部崛起战略下湖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探讨
论文关键词:中部崛起 湖北 农村人力资源 开发模式

论文摘要:解决“三农”问题是湖北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的突破口,而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则是解决农民收入和农业产业化问题的关键。本文分析了湖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价值,并从农村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教育、农村人力资源的转移与交流、身体素质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建立全方位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1 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与湖北发展机遇的解读

中部地区向来就是我国的粮食与能源的重要供给基地,也是东部地区人力资源的最大输入地。但是,在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之后20多年的进程中,中部地区在东西部的夹击之下,逐渐塌陷下去。中部塌陷导致全国经济被撕裂成三块,东中西的自然经济梯度被人为中断,“供给-需求循环链”难以为继,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恢复东中西部的自然经济梯度,维持各地区的正常经济循环,2006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战略:要把中部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中部崛起成为继东部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之后的又一重要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近两年来,国务院批准设立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中部六省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范围的通知》等若干战略实施细则。LOcalhoST至此,中部崛起已从“坐而论”进入“起而行”的实施阶段。随着国家在产业发展、资金投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改革等方面对中部地区支持力度的加大,湖北等中部省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中部六省中,无论是从经济实力、现有基础,还是从历史地位和地理位看,湖北都具有优越的经济潜能,理应成为中部战略的重要支点。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被中央批准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可以预见,它将是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之后,中国的第四个经济增长极所在,中部崛起将由经济发展战略变成生动的现实。

2 湖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价值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现首先要解决的是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作为农业大省,湖北的“三农”问题尤为突出。湖北省现有农村人口约3388万,占总人口的56.3%。但是,2004年全省农业生产总值1020.09亿元,仅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6.2%;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890.01元,仅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6%,城乡差距依然较大。
“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收入和农业产业化问题。而要增加农民的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归根结底必须有效地开发利用我省农村人力资源。
2.1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可以直接提升农民获取各种收入的能力。首先,农民接受较好的教育和培训能增加人力资本积累,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民农业收入增长。受过教育的农民更有可能采用新技术,其产出和收入要比没受过教育的农民高很多。当前我国农业进入了产量增加和品质提高并重的现代农业发展阶段,提高农产品品质成为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而农产品品质的提高,农业种养结构的优化,农业内部潜力的发挥,以及农业科技的运用,都迫切要求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统计资料显示:湖北省农村住户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程度仅为8.26年,基本上是小学毕业水平,纯农业户的从业人员中,有246.8万人为文盲半文盲,占全部农业从业人员的11.6%。因此,当前我省农民收入水平低,从根本上说是由农民文化素质与农业生产率水平低造成的。其次,引导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有助于提高农民从事非农业的机会,从而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农民的收入主要由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组成。第一产业农业收入虽然仍是农民收入的主体,但对收入增长的贡献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据统计,2004年,湖北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90.01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占28.45%。而外出打工收入是工资性和转移性非农收入的主要源泉。目前,我省绝大部分农民没有受过专业技术培训,文化程度低,技能水平差,这直接影响农民了解、学习、采用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进行结构调整的能力、家庭经营的能力和外出打工的能力。农民自身文化水平与非农就业所需要条件之间的这种非均衡性成了农村人力资源通过非农就业增加收入的一大障碍。第三,增加农村人力资源健康与卫生等方面的投资,可以增强农民身体素质,减少医疗等费用开支,从而间接增加农民收入。在湖北的一些贫困地区,“小病舍不得看,大病看不起”的现象非常普遍,最终因疾病导致贫困加剧。良好的身体素质使得农民拥有更多高质量的劳动的时间,从而有利于增加产出,个人收入也随之增加。


2.2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有助于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湖北虽然是一个农业大省,但耕地和其他资源十分有限,因此农业的发展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充分利用科技化、专业化、精细化来提高农业的产出、品质和附加值,是实现湖北农业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也是降低农产品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一环。目前湖北人力资源状况客观上阻碍了农业经济的技术进步,造成了农村经济增长质量偏低。未来农业的发展将侧重于高科技的应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将对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努力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和劳动人员的素质,才能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进程。
3 湖北农村人力资源全方位开发模式探析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紧迫性要求我省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能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走全方位开发的道路,尽快步入纵深发展的快速通道。
3.1 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看了《中部崛起战略下湖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探讨》的网友还看了:
    [经济论文]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评价与发展对策
    [经济论文]中部地区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及策略分析
    [今日更新]东部崛起提升房产经济综合价值
    [今日更新]江西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分析
    [今日更新]文化战略是国家教育崛起的根本
    [经济论文]大国崛起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述评
    [今日更新]中部彝族学生普通话元音习得的声学实验
    [今日更新]大国崛起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述评
    [经济论文]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与中部崛起战略研究
    [经济论文]关于当前发展中部农村消费市场的探讨

    企业管理
    普通论文流动人员管理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问
    普通论文地方政府执政能力与失信行为的实
    普通论文探讨中国白酒业的跨世纪网络营销
    普通论文企业如何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普通论文关于公共政策评估主体性原则思考
    普通论文浅析构建集约化财务管理模式
    普通论文浅谈会计舞弊的原因及防范
    普通论文浅谈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问
    普通论文论图书馆员个人知识管理
    普通论文发挥中学图书馆在教学中的作用的
    普通论文北京旅游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及
    普通论文用信息化实现文秘工作与档案工作
    论文
    普通论文[企业管理]关于图书馆参与营造绿色
    普通论文[企业管理]浅析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
    普通论文[免费范文]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工作
    普通论文[免费范文]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普通论文[电子机械]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普通论文[工程建筑]静力压桩的设计及施工探
    普通论文[今日更新]福建职称评审政策
    普通论文[工程建筑]浅谈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范文大全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动物疫控中心2009年工作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演讲
    普通范文[科学发展观]审计局科学发展观活动大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派出所内勤个人先进事迹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公司党委书记在2010年职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教师工作总结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镇第六个五年普法规划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党的制度建设心得体会
    演讲致词
    普通演讲[赠言大全范文]新年赠言
    普通演讲[会议发言稿]土地例行督察情况通报会市
    普通演讲[庆典致辞]教育系统元旦贺辞
    普通演讲[涉外礼仪范文]涉外商务礼仪的十二项原则
    普通演讲[庆典致辞]在学校元旦集会上的致辞
    普通演讲[会议发言稿]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加
    工作范文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建立商誉会计需要解决的几
    普通总结[工作计划]办公室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析
    普通总结[年终总结]公司创建“四好”领导班子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全市卫生监督整顿规范实施
    普通总结[述职报告]校园总务主任述职报告
    普通汇报体会[学习体会]学习沈浩心得体会 2则
    普通汇报体会[心得体会]青年志愿者心得体会
    普通公文方案[活动方案]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转正量化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乡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几
    普通总结[工作计划]公司个人销售工作计划范本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解开农民卖粮取款难的死结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以移民安置为契机加快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