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评奖会、等级工考评等活动。当职工对学习、培训的结果与社会上的某 些分配不公现象之间产生不平衡心态时,企业的有关领导要积极疏导,坚持正面教育,并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使广大职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3、确立奋斗目标要实
企业给职工制定的奋斗目标,职工对自己提出的努力目标都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要过高,也不 要过低,过高过低都会造成不良的结果。从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公式看,仿佛是效价、期望越高,激发力量就越强。其实不然,这里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每个人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知识结构等是不同的,所以确 立奋斗目标也要因人而异。在心理学理论中,明确地指出动机的强弱与目标达到之间的关系不是正比例关系,只有动机适中,目标才能达到最高点。如果奋斗目标定得太低,不经任何努力就能轻易达到,那么心态总是处 于平衡状态,动机不会强烈。如奋斗目标脱离实际,定得太高,职工经最大努力也难以达到,心态总是处于不平衡状态,就会产生焦急、心烦、失眠等不良症状,最终会失去信心和勇气。所以,制造新的不平衡时,要顾 及全体,目标适中,因人而宜,使各有所得。
三、岗位培训中心态调整的实践
针对职工在岗位培训中心态失衡的起因,一些企业采取了有力措施,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
1、开展“适时、实际”的短期培训
镇海石化总厂于1993年11月由国务院正式批准新建总投资60多亿元的60万吨/年催化裂解工程。这项工程采 用了提升管加床层的反应方式,制取以丙稀为主的气体烯烃的新技术。这一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对厂里绝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都比较陌生,大家有一种迫切要求进入角色、了解掌握这类知识的需要。总厂教育处掌握 了这一信息,及时组织编印了《催化裂解石油化工工程简介》,供广大职工学习了解这一工程的生产原理。同时与该筹建处一起邀请了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来厂作专题讲座。由于针对性强、办得及时,符合 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学习班效果很好。
开展“短期、适时、实际”的培训,是解决企业发展对职工要求与职工自身素质不匹配的有效途径,可以 较快地调整职工的不平衡心态。
2、开展系统的岗前培训
每年的高考、中考都是学生入学的竞争手段,有些落选的学生往往心情沉闷,心态亟待调整。这时如给予 一定的学习机会和就业门路,也许是他们一生的转折点。宁波白纸板厂在每年落榜的高考学生中招收工人、并送往有关学校进行职前培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个厂二期工程专向国外引进了新设备,这一设备的安装、 调试、维修、操作均需要一批高素质人才,企业就此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落榜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这些学生由于高考落榜,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心理状态比较复杂。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求知欲望较 强,迫切需要有一个进修学习机会。宁波白纸板厂利用这种心理状态,分别委托湖州电力学校、镇海石化技校开展汽机、发电、仪表等专业技术培训,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取得了较大进步。
3、开展“一专多能”的系统培训
目前石化生产,特别是炼油生产,普遍实行岗位定员法,存在着操作段短、用工人数多、劳动生产率低的 弊端。而生产装置的老工人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对自己控制的操作段已比较熟悉,其中有一部分人员放松了学习,在工作、学习问题上,心态处于平衡状态。刚进入岗位的新工人,在关键操作(开、停工,事故处理) 时间,往往依赖于有经验的老工人,自己有一种安全感,心态也处于平衡状态。为打破这一平衡状态,掀起学习培训的新高潮,不少企业参照国外同类生产装置定员水平,改进岗位定员。要达到合并岗位、减少用工人数 的目的,操作人员必须谙熟生产工艺、了解设备、熟练操作、应变能力强、具有多岗操作或全能操作的技术水平。生产装置管理人员要具备在非常情况下指挥生产、顶岗操作的能力。围绕一专多能的目标进行培训,职工 学习动力较大。
4、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
针对职工感到学到的知识无处应用,其才能无处展示而挫伤了学习积极性的现状,镇海石化总厂在1993年 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张榜纳贤的形式,采取岗前培训、竞争上岗、学用一致的“招聘、培训、考核、使用 ”的选人、育人、用人的全流程,在全厂范围内招聘考核,选拔了3名在职职工去浙江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选 拔了6名职工去北京、大连攻读国际金融财务、国际贸易知识,培养跨世纪的高级人才。总厂根据某些专业人员短缺的现状,还在全厂范围内先后两次招聘对外贸易人员和经营业务人员,在炼油厂、化肥厂范围内招聘dcs操 作人员,每年还举办全厂性技术比武,让有高水平技能的工人有表现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使“有真才实学,必有用武之地”,成为年青人的共识。有才能的职工得到企业的重用,得到同事的尊重,自身的价值得到 了公众的承认,心态又获得了新的平衡,从而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学习积极性。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