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2007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
★★★ |
市2007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
|
|
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7年,全市上下在中共**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抢抓中部崛起和东向发展战略历史性机遇,围绕“两个跃升、一个崛起”总体目标,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较快、效益显著、活力增强”的良好局面,较好地完成了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制定的目标任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25亿元,增长11%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50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27亿元,增长2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48亿元,增长1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5.3:29.9:34.8。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有以下五大特点: (一)三次产业稳步发展 农业形势总体良好。农村经济克服自然灾害影响,保持稳定,粮食总产达372。7万吨;农产品优质率大幅提高,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340万亩,占小麦总面积的62%;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44家;全市外出务工农民突破130万人,全年劳务收入达80亿元,劳务经济已成农民收入重要来源。 工业运行质量提高。lOCalHosT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5亿元,增长30%;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净增93户,总数达到344户,工业三年倍增计划进展顺利;工业综合效益指数达140%,提高12个百分点;三大百亿元基地建设扎实推进,一大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县区工业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对全市工业发展推动明显。 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其中,批发零售业、运输邮电和仓储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等主要行业增速均保持10%以上。深入发掘服务业内涵,出台了《关于促进**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服务业项目持续增多,农产品现代市场和粮食现代物流两大体系逐步完善,发展潜质日益显现。 (二)三大需求持续扩大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城市中心商圈目趋繁荣,消费环境极大改善,居民消费理念及消费结构发生更大变化,城乡市场保持全面发展态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10亿元,增长17%。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6亿元,增长300名。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特点:工业投资迅速增加,完成55亿元,增长30%;“6+3”工程支撑作用明显,全年完成投资74亿元。 外贸进出口稳步发展。雪龙纤维科技、乔富企业、皖北药业、**科技食品等重点企业形势良好,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4800万美元,同比增长16%;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完成5300万美元,同比增长630名。 (三)发展后劲日益增强 财政金融运行稳健。全年财政总收入达到21亿元,增长25%;财政支出45亿元,增长13.6%,其中新农村建设、城市维护、民生事业等方面支出大幅增长。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388亿元,比年初增加约60亿元;贷款余额为193亿元,比年初增加约35亿元。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华电一期两台600mw机组投产发电,海升果汁、熙可食品、皖王面粉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信诚化工100万吨复合肥、金黄庄煤矿、奎濉河治理工程进展顺利;华电**生物质能发电、泗许高速**段、汇源果汁、雨润生猪屠宰等项目开工建设;钱营孜煤矿、宿淮铁路项目分别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和立项,华电二期、明徐高速**段、龙王庙煤矿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招商引资势头良好。以会展招商和专业招商为突破口,精心筹划各类项目,积极营造招商氛围,全方位宣传推介**。招商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工业项目加快向园区集聚,载体功能大幅提升,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全年实际到位内资突破百亿元,增长70%,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四)区域形象明显提升 区域影响力与日俱增。品牌建设成就斐然,“皖王”小麦粉实现我市中国名牌产品“零”的突破,雪龙棉浆等四个品牌荣获安徽名牌产品称号;推介**活动频繁活跃,精心筹备参加中博会和国际徽商大会.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黄淮海地区农资博览会、中国果蔬加工砀山论坛、昆山项目推介会;文化软实力逐步提升,先后成功举办“江淮情”、“雪枫百年”文艺演出、**书画晋京展等重大活动。 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及汴河新区建设规划编制完成;淮海南路、金海北路、迎宾大道二期等10条道路建成使用;人民北路、淮河东路、拂晓大道北延、洪河路等陆续开工建设;银河公园、雪枫公园对市民全面开放;市博物馆、三角洲公园进展顺利;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力度加大,10项园林绿化工程成效显著。 (五)社会和谐扎实推进 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500元,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00元,增长20%。城乡群众实惠不断增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1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十二项民生工程全面实施,财政资金共投入7.2亿元,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了发展的实惠。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市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0万人。教育事业发展良好。“两基”成果持续巩固。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村村通”工程,“四清四改”、户用沼气工作进展顺利,农村用电实现同网同价。 经济发展方式较大改善。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煤电、轻工、化工等重点行业的节能行动扎实开展。信诚化工、皖北药业等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工程进展顺利。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进展加快,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深入推进。企业、园区等层面的循环经济试 [1] [2] [3] [4] 下一页
|
|
上一个范文: 争当科学发展观排头兵心得体会 下一个范文: 2008年抗击雪灾演讲稿
|
|
|
看了《市2007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的网友还看了:
[范文大全]案例分析:关于劳动仲裁案例分析 [范文大全]六一文艺演出节目串词[男女二人主持词] [范文大全]庆祝六一文艺演出主持人串词[详细版] [范文大全]2009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范文] [朗诵节目]生活小品剧本:关怀(话剧) [朗诵节目]企业新年三句半台词:真抓实干 [朗诵节目]快板词:农村劳动力大转移 [个人简历]简历中怎么写求职目标 [个人简历]求职技巧:“英语哑巴”如何巧过英语面试关 [和谐社会]以和谐社会理念创建和谐公安机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