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网络管理 软件体系结构 java xml
论文摘要:提出了基于java技术的网管系统体系结构。这种结构是典型的三层体系结构:客户表示层、中间服务提供层以及数据永久存储层,同时对每层中涉及到的相关技术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
1. 引言
随着web/java技术的成熟及其在internet上的广泛应用,网络管理技术和模式迎来了又一次革命。在网络管理领域,通过web技术(如web服务器,http协议、html和java语言等)来集成网络管理系统,就能够获得可运行于各种平台的简单有效的管理工具。特别是目前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管理工具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集中式管理模式,而要求网络管理工具具有分布计算能力。近几年来随着java、ejb[1]、xml[2]等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使人们对网络管理的分布式要求已成为现实。
2. 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模式
网络管理系统从结构上来说,由两部分组成:管理应用层和为之提供服务的下层结构软件。下层结构软件包括管理信息库(mib)、图形化用户接口(gni)、网络通信接口(nci)。它们通过一组应用编程接口(api)向应用程序提供服务。
2.1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模式的特点
基于web的网络管理[3]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是由于具有如下特点:
(1)分布性。没有地理位置的限制,适合于分布式网络管理。
(2)跨平台性。网管人员可以从任何平台的任何一台计算机上访问网络,这就解决了由多平台异构而导致的互操作性问题。loCAlHOSt
(3)成本低。界面更加友好,管理方式更加简单方便,降低了网管成本。
(4)效率高,安全性好。采取瘦客户机/胖服务器模式,大量繁重的计算和存储任务交给web服务器完成,这样提高了管理效率并使用户能更灵活的操作网管系统,同时借助www的安全机制可以有效的进行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及服务器验证。
2.2基于web的网络管理系统的实现方式
目前,随着web技术的流行和发展,在网络管理中普遍采用基于web的网管技术。常用的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基于嵌入式的网络管理,将网管工作站嵌入到网络端设备中,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web地址,网管人员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并管理设备,这种技术适合于小型网管系统,而且不利于扩展;第二种是基于代理的网络管理,由代理程序来管理设备,将管理程序加载到网管工作站中,通过snmp协议与代理程序通信,浏览器通过http协议或其它方式与网管工作站通信,这种技术使得浏览器与网管工作站可以采用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通信,软件系统的部署、升级维护和数据备份只需在服务器端完成,客户端无需做应用程序的安装和调试,极大地降低了系统总维护成本,加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由于t比特路由器是核心路由器,用于大规模网络,且对可扩展性有较高要求,所以应采用基于代理的管理方法。其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t比特路由器网管系统web管理模块结构图
2.3基于java的三层体系结构
作为一种计算机语言,java是相当优秀的。它具有面向对象、与操作平台无关、可移植性、安全性和稳定性高等特点。同时,作为一种面向网络编程的语言,java又具有简洁、多线程执行等特点。它与internet紧密结合,克服了原来cgi编程中存在的效率低下,实时性不高、系统资源占用率高等特点。
在t比特路由器项目中,利用java及相关技术,通过需求以及对网络管理模型的层层抽象,可以建立三层网络管理体系结构框架,具体说这三层分别是:客户表示层、中间服务提供层以及后端的数据永久存储层。其中客户表示层是基于html的;中间服务提供层又可分为两层,一是前端服务器,另一个是后端服务器。其中前端服务器主要负责客户与后端服务器的交互,而后端服务器主要负责对被管设备的轮询、状态监控、数据采集以及与数据库的数据交换等功能。
这种三层体系结构层次分明,集开放性、高效性、可扩展性以及网络安全性于一体,并且有利于各功能模块并行研制及分工协作。t比特路由器网管软件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3. 体系结构中功能实体
3.1被管实体
被管实体是整个被管理网络中所有被管设备的集合,包括t比特路由器中的主控板、转发板等,其中每个被管设备均是一个snmp节点,均符合snmp协议,每个设备中都运行着snmp代理,这一代理主要实现对该设备mib信息的维护。它可以通过snmp、rmi、corba等协议与位于中间服务器层中的后端服务器进行通信,snmp代理还可以主动的向后端服务器发送trap报文,同时后端服务器向它进行主动轮询。
3.2数据存储层
数据存储层是通过关系数据库对网管信息进行存储的介质。它主要负责对永久数据的存储,这些数据包括设备的基本数据、性能数据、策略数据等。这些数据是由位于中间层的后端服务器经过与被管设备通信得到并存储到数据库中的。这些数据可能来自于后端服务器对被管设备的主动轮询,还可能来自被管设备向后端服务器发出的trap。客户表示层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前端服务器——后端服务器——数据库来实现对永久数据存储的写操作。而对于客户端仅仅是需要查询所关心的数据时,它可以直接通过前端服务器来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操作。数据存储层与后端服务器间是通过标准的jdbc进行通信,使数据存储层不依赖于具体的rdbms,这样就保证了数据存储层的可扩充性以及与存储介质的无关性。存储层中存储着整个网络管理中的所有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各种操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