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问题研究 |
|
|
摘要:循环企业及家庭这三个主体来完成的。日本的循环经济以废旧物资的回收及利用为主。大力倡导静脉产业的发展,具体包括垃圾的处理及再资源化与发展新产品制作技术等。 (二)德国 德国与日本在以法律制度作为循环经济的制度保障上是一致的,但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确是不同的,德国是以物质流的管理作为循环经济管理的关键,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是探索区域性的发展模式。具体的方式是把德国的企业组织起来,在回收的包装物印上绿点标记,绿点公司委托企业来进行处理。 发达国家的消费型社会结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因而成为环境保护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由此循环经济在各国都以自己的特色逐渐发展起来。 二、我国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宏观 第一,自然资源破坏严重。自然资源中较重要的煤、石油等因过度开采及不当使用,面临着能源枯竭的问题,同时空气环境也因为污染物的排放而受到严重影响。我国各行业的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长期不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进一步使自然资源的破坏程度加重。 第二,环境治理体系不完善。我国完备的的自然环境治理体系并没有形成,表现为还没有形成污水完全处理、空气净化及垃圾分类后无害化处理等环境综合整治的有效管理模式。 第三,自然资源保护事业发展水平低。自然资源保护政府进行行政管理时缺乏科研技术的有效支持。LocAlhOsT自然资源保护科研体制不完善,基础科研投入低,成果应用效果差,专业科研人员明显不足。 (二)微观 第一,从区域性循环经济发展角度看,没有形成适合区域性发展需要的机制及政策体系。区域经济在发展中对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不到位,表现是在一些城市虽然设有垃圾再生处理的设施,却因缺乏运转费用而搁浅。中央政府虽然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但在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中,并没有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环节进行落实。 第二,从企业的角度看循环经济。企业有效的灵活措施进行循环经济管理。如在节能中通过对节能产品的标识来进行市场管理,从而正确的引导社会上与环保相关的消费行为,通过这种方式在社会上建立节约光荣的社会氛围。 第三,加大与循环经济相关的科研投入。对于与循环经济相关的科研应加大支持力度。政府和高等教育机构加大对科研人员的培养及教育工作。同时对循环经济的联系密切的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要放到重要位置上,如开发新型燃料机动车、研发可取代化石类能源的燃料电池等。同时还要加快新技术的研发,废旧物的循环使用技术,无公害产品的生产技术。 (二)微观 第一,区域政府加强管理。政府之间应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区域性政府有着不同的行政管理范围,因而容易造成同一样分散去做,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因而应加强区域性政府机构之间的沟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循环经济管理的有效性。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身体力行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加强企业及个人的有效利用能源的管理。加快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的淘汰。同时各企业应按照国家或者行业规定的标准淘汰现有落后的、高能耗的生产设备,做到节能。提高全民环保观点,加强环境教育,各种用电器在不使用时应切断其电源,提倡使用清洁能源等。 在自然资源紧张及污染日益加重的国情下,建设闭合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及重要任务。通过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有效地利用现有能源,可以实现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达到自然资源和人类的和谐共处,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焕新,宋长生.国外循环经济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学术交流,2009,1 [2]章鹏.生态文明话语模式下的循环经济[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4 [3]李云.有色金属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j].中国金属通报,2009,24
|
|
上一个论文: 当前中国消费信贷问题探讨 下一个论文: 论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影响及对策
|
|
|
看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问题研究》的网友还看了:
[法律论文]浅谈我国经济犯罪死刑的废止 [毕业论文]论我国经济结构性失衡与多层次产业转移对策 [法律论文]试析在经济犯罪中增设资格刑的几点构想 [免费范文]试析独立学院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方法创新及实践 [经济论文]浅谈村民自治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律关系辨析 [经济论文]循环再生产业的价值形成与实现机制 [法律论文]试析间接经济损失在渎职罪中的认定 [交通运输]国内外海洋经济发展对辽宁海洋经济发展的启示 [经济论文]简论公共政策视野下经济适用房发展困境及问题探究 [经济论文]试析欧洲内河港口物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及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