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据内部人士透露,在电力厂网分家前,电厂的电煤供应主要是电力公司下属的燃料供应部来运作;厂网分家后,燃料供应部分也进行了改制,即现在大多数的省区都成立的“电力燃料供应集团”。目前包括部分划归五大发电集团的电厂和几乎所有地方投资电厂,以及为保持调峰保留给电网公司下属电厂的电煤供应,都仍然由电力燃料集团来供应。电力燃料集团给电厂的煤加价一般在50元。由于煤到电厂的过程中,各个省的电力燃料集团必然要加价,这也助长了煤价的攀升。
可见,煤电之间的价格矛盾,显然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而且也并不仅仅只是煤炭和电力两家之间的问题。而现在的电力价格联动政策显然没有考虑到这么多。
期货交易浮出水面
包括韩小平、王振铭在内的很多专家都认为实行煤电一体化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但是,这一策略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化解双方的矛盾,使煤电都能够走上一个良性发展的道路,却是个很大的未知数。因为这个两个行业都是资本密集型行业,这种大规模的资产重组,难度巨大。现在虽然已经有一些大企业如华能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尝试,但要大面积推广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都是很难达到的。而且,最重要的是,现在电力行业是一个垄断性行业,煤炭行业是一个弱垄断性行业;在它们实行联合后,会不会出现强化垄断的趋势,相关企业会不会推动煤价、电价循环上涨?这样或许更可能出现湖南物价局那位专家所担忧的状况。
那么,如何才能够合理地解决煤电之间的矛盾呢?韩小平认为,就是要市场化。LOcAlHosT大的工厂需要多少电,如何使用,预先向电力公司订购,电力公司则根据大致需要的发电量向煤炭企业订购煤炭,煤炭企业拿到协议后就可以到市场融资,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但这种想法从目前看,并不是很现实,或许一些大的企业能够做到这一点,如神华集团就已经这样做了,而且效果良好,但对于共有2.8万多家煤炭企业、仅规模以上的企业就有3300多家的我国煤炭行业来说,要想它们都这样运作,显然不太可能。而设置煤炭期货交易或许是一个较好的长期解决之道。
期货市场对经济的反应非常灵敏,是经济的“晴雨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形成的。期货市场上来自四面八方的交易者带来了大量供求信息,标准化合约的转让又增加了市场流动性。一般来说,期货市场中形成的价格是比较能够真实地反映供求状况的,同时也为现货市场提供了参考价格,起到了“发现价格”的功能。同时在期货市场上确定了远期价格,也就确定了未来的供需,生产和供应可以合理安排,以避免价格波动和利润不稳定带来的风险,对煤炭价格出现大起大落也起到了一定的防范作用。如果建立了煤炭期货市场,推出了煤炭期货交易,政府和相关企业就能利用期市,预测煤炭的供需形势和价格走势,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决策。对于煤电双方来说,煤炭期货交易能够使煤炭企业保持均衡生产,锁定生产经营成本,实现预期利润;电力企业则能够获得稳定供应,有利于形成合理煤价,从而促进煤电双方的良性发展。
对于煤电市场的改革,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提出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思路:“煤炭价格放开以后,我们希望通过用户和供给方,他们通过市场的协商来确定这样的供应关系。我们也希望这个订货会的方式能够通过现代的一些商务手段来到位,成立一个类似于粮食交易中心的煤炭交易中心。这个煤炭交易中心可以变成一个股份制的煤炭交易中心,通过网上的交易,来确定供需双方。”张国宝提出的这个煤炭交易中心,很可能就是煤炭期货交易中心。
不过,设置煤炭期货交易,当前可能还存在很大难度。其实,早在12年前,由当时的煤炭部、国内贸易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组建的上海煤炭交易所就曾开业。会员单位包括煤炭生产、物流、消费和金融服务的近100家企业;交易机制为集中交易、公开竞价、平等协商、统一结算,交易的方式是公开喊价和计算机自动撮合;品种为烟煤、无烟煤和洗精煤。合约品种为现货合约、隔月合约、中期合约和远期合约。但是,由于当时我们的管理手段极不完善,加之期货本来就是一种容易诱发投机的交易方式。因此,在开设煤炭期货后,投机异常活跃,煤价波动巨大,非法倒卖合同、转手抬价行为猖獗,多空逼仓联手操作更是频频发生,完全没有起到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作用。而煤炭的价格对整个国民经济影响巨大,所以,当时推出的煤炭期货交易在一年半后,就被当时的国务院证券委停止。可谓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但是,当前的情况和以前已经有了很大不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们当前的监管手段已经有了很大提高,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而且,在煤炭期货方面,别的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经验,我们完全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来推出我们的煤炭期货。
当前我国有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3家期货交易所。我们可以在现有期交所中开设新的煤炭交易品种,也可以开设新的专门的煤炭期交所。两者互有优缺点。对于前者来说,优点是成本相对较低,监管比较成熟,但这几个地方都不是煤炭主产区,煤炭的储存和运输会受到较大限制。而后一种方式的优点则是可以开设在山西这样的煤炭主产区,缺点是成本相对较高,监管也不成熟。当然,到底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更合适,还需要深入的调查研究。
当然,我们不能指望煤炭期货“包治百病”。正如一些专家担心的那样,计划经济时代所残留的个别集团垄断市场的后遗症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清除。就算已经建立了煤炭期货市场,如果未能对其进行很好的市场化操作,少数垄断集团仍然可以依靠其强势地位,随心所欲地左右煤炭价格。为了防止这一现象出现,我们应尽快将国内期货市场和国际市场连接起来。这样一来,即使国内垄断集团如何抬高或是压低价格,煤炭也可以直接在国际市场中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