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规定了整个企业运作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公司战略管理是在这个既定的平台和框架内,驾驭企业制定目标并迈向目标。从资本、价值、文化三个层面对公司治理与战略二者之间的互动作用机制进行考察,探讨了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之间的互动作用机制,同时分析了二者相互作用对公司竞争优势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一、导言
公司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规定了整个企业运作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有效的公司治理是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发挥才能的舞台,公司战略管理是在这个既定的平台和框架内,驾驭企业制定目标并迈向目标。企业的存在是由于它是创造价值的有效机制,公司治理和战略管理的有机结合可以产生良好的协同效用,进而有效提升企业的价值。
战略管理最初起源于巴纳德(1938),首次在企业管理中引入战略思想,认为企业的组织设计和企业的战略应该与企业的外部环境相适应;钱德勒(1962)明确探讨了战略与结构的关系,认为战略决定结构,结构服从战略,企业战略影响和决定企业的长期目标,选择企业达到既定目标所遵循的路线和途径,并对企业的资源和结构进行优化配置;安索夫等进﹁步拓展了战略管理研究范围,认为公司战略管理是高层管理者研究、制定、实施和控制组织的长期目标、成长方式和组织架构的过程.
经过近20年的探索,战略管理理论已经趋于成熟,并成为企业管理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总的来看,战略管理学派一般可归纳为资源配置学派、目标战略学派和产业组织战略学派。上述理论的共同点就是强调战略性行动与组织资源配置和行动目标的统一,使公司的组织结构与内外环境相协调,产生协同作用。LocAlhosT而伴随战略管理理论的成熟,公司治理理论也得到完美的演进。契约理论(科思、张五常等)认为,公司实际上是以“一组契约”代替市场机制,这种代替节约了交易成本,同时又增加了管理成本(监督成本、信息成本等)。由于每个公司参与者都要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使得一个公司所附随的权利之间的匹配非常复杂,随着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公司代理问题随着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尤为必要。
公司治理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企业的要素投入者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种制度安排,通过合理地运用用人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以及对股权结构、资本结构以及治理机构设置和职权安排的合理配置,有效地解决了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为公司形成统一战略目标并卓有成效地对战略进行实施和控制提供了平衡工具,公司治理有效地平衡了公司管理者对经营裁量权的需要和股东监督管理者的需要之间的矛盾,并且平衡了公司对降低交易成本的需要和大型投资人监督管理者如何处置它们投资的需要的矛盾,同时平衡了保护中小投资人不受管理者和大型投资人自利交易损害的需要与减少股东集体行动问题的需要之间的矛盾。公司治理包括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其核心是董事会的设置和权力安排,董事会代表着现代公司的权力中心,它决定着公司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战略管理的起点和终点,因此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二者的相互影响和互动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适应能力以及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的相互作用机制
现代企业一般是资本所有者通过公司治理掌控公司的战略方向,利用文化这一载体表现其最原始的动力,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1、资本力的作用机制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理论的代表,berle和 means(1932)强调在现代企业中,由于股东的广泛分散,企业的控制权转移到管理者手中,而企业的所有者的地位已经被贬到仅仅是资金提供者的地位。即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提出所谓代理问题,董事会作为股东的代表,行使资本的意志,由经理层具体实施。从berle等的潜在含义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资本意志的代表者——股东,通过董事会制定战略决策体现资本的价值。而委托代理理论的代表莫里斯和霍姆斯特姆,认为给定外生的委托权安排,资本家是委托人,劳动者是代理人,其核心是解决委托人代理人的激励相容问题,委托人(资本者)如何设计最优机制,激励代理人(经营者)努力工作的同时为委托人创造更多的财富。它的机理体现在资本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中的内在作用。资本机制通过公司治理结构这座桥梁对战略管理起到监督和激励的效果,资本的价值实现始终贯穿于股东会、董事会及经理层的战略选择和决策,战略目标和使命的形成及战略的制定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资本的控制力。张维迎指出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即“资本雇佣劳动”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张维迎,1996),指出资本作为一种物化的要素投入直接决定着企业的运营方向,显而
易见地将决定公司的战略方向。比如从企业组织的发展和演进看,治理结构的演进直接推进组织的变革,组织的变革直接影响公司的战略,而在组织变革过程中,资本这一要素投入起着直接的作用。例如一个人凭借热情、机遇或者某种固有的资源取得成功,取得了原始的资本积累,成立简单的组织;到逐步成立正式的智囊团,获得更多的资本收入;再到股权多元化之后,按照法律要求建立正式的董事会,实现资本结构的合理分散,完成治理的合理制衡,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公司战略决策的质量,给公司带来高额收益、避免潜在损失,资本机制在战略制定中起到了潜在关键作用。张维迎(1996)认为,资本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企业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本结构。如果一个特定的资本结构能有效地解决经营者激励和经营者选择(及时选择和解雇)问题,它就是最优的。董事会控制、股票市场、破产机制是三种主要的治理机制,就可以制约经理和股东的行为,因此资本的意志在此中的作用被发挥地淋漓尽致,它将直接决定公司的前进方向,即战略的选择。
一般认为,现代公司的治理发展的新趋势,主要表现为董事会的权力日益扩大,而股东大会的权力逐渐缩小,董事会被置于与股东和经理层相互制衡的权力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