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如何做人、做事、做官 |
|
|
第四,为官要做到“创新”。创新既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种时代精神。《易.系辞》中有句话“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揭示了东方哲学的精髓,反映了炎黄子孙变革求新的渴望。江泽民同志也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些年,每每谈及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也往往少不了“创新”一词。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创新”是融责任、勇气、方法、态度等综合素质于一身的具体实践,是一切工作能否取得进步的关键。循规蹈矩,墨守陈规,只是对以往规范和标准的一种沿袭和继承。在循环流转的体系中没有发展,实际上是一种简单的重复过程。做事缺乏创新,最多只能把一件事做对,而不能把一件事做好。有道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只有不断地进行创造性活动,才能不断地满足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这也是历史进步的原动力。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善于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就必然要成为时代的落伍者。那么,同样的道理,一个领导干部如果缺乏创新意识,他所在部门的工作或者地区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工作中能不能出一些亮点,想一些新点子,提一些好建议,也是一个干部有没有水平的重要体现。邓小平同志曾说:“要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当前,我国正处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时期,很多工作和事情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去创新,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和发展。很多成功的经验就是来自于思想的火花,然后付诸于实践得来的。所以,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形成创新的习惯,培育创新的思维,敢为人先而不步人后尘,开拓创新而不因循守旧。鲁迅先生说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可佩服。”为官者一旦有了这种勇气和魄力,便是民之大福、国之大幸。 创新不等于蛮干,不等于一味追求标新立异而不考虑成本和效果。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做到创新与务实的高度结合。实践是创新的基础,离开实践,创新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每个地区的先天优势不同、经济基础不同,其发展应有适合其自身的模式和规范。因此,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地而制宜地实施创新,使我们的事业在切合实际的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 总而言之,领导干部的修养达到一定境界,所体现出来的就是一种人格的魅力,这种魅力直接体现为一个干部的领导艺术和领导水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之所以受人爱戴和景仰,就是因为他们的魅力感染了整个世界。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切实做到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对此,做官的人要铭记于心,尚未做官但将来可能做官的人也要认真思索,真正做好人、做好事、做好官,永葆*党员的先进性,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
|
上一个论文: 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下一个论文: 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
|
看了《党员干部如何做人、做事、做官》的网友还看了:
[法律论文]试论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 [法律论文]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顶岗实习期间培养模式初探 [免费范文]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顶岗实习期间培养模式初探 [今日更新]2013年1月预备党员思想汇报人民在我心中 [今日更新]2013年1月17日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 [今日更新]2013年1月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范文 [今日更新]提高基层党员民主意识 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今日更新]共产党员保先教育活动党性分析材料 [今日更新]党员发展对象的评语 [今日更新]班委班干部就职演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