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路社区防控体系初探
桂林路社区位于乌鲁木齐市新市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社区总面积1.5平房公里,共有常住人口2431人,暂住人口4000余人。lOCaLHOst由于流动人口多、人员素质低、巷道繁杂,长期以来,该社区发案一直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占据较大比例。去年八月新的责任区民警调任该社区后,把构建社区治安防控体系作为社区管理的首要来抓,通过积极探索,已初步建立起以社区居委会为领导,以司法警务室为核心,以群防群治力量为基础的打防控一体化,点线面相结合的社区治安防控体系,维护了辖区治安稳定。现将该社区防控体系建设情况作一探讨,希望有所裨益。
一、在体系建设的基调上,将构建社区治安防控体系提升为政府行为,取得社区居委会的重视和支持
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而不是靠责任区民警一人就可以完成。因此,责任区民警曹涛在对辖区治安状况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向社区居委会多请示、多汇报,取得居委会对构建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工作的领导、重视和支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将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为政府行为,形成以社区居委会牵头领导,以司法警务室为核心协调,以社会各阶层力量为基础的防控体系建设框架。
二、在体系建设的内容上,根据辖区治安特点,建立了点、线、面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
(一)突出点的防控。点的防控就是把辖区需要重点防控的对象作为整个防控体系的点来进行重点防控,提高公安机关对这些点的情况掌握和控制能力。点的防控在整个治安防控系中处于支点的位置,是防控的重点。
民警将桂林社区划分为五个为五个小责任区,每个小责任区由2—3名女联防队员具体负责,按照分片包干,分户到人的原则实施管理。她们具体负责白天对辖区进行巡逻和登记,进一步方便了群众报警的同时,也使民警对辖区发生的刑事、治安案件能在最短时间内掌握。
(二)抓好线的防控。点的防控需要线来连接,线的防控抓好了,也就巩固和加强了点的防控。线的防控在整个体系建设中处于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是防控不可缺少的一环。对线的防控,主要是通过加强路面巡逻,起到威慑作用,提高防控能力。
针对社区治安现状,民警组建了由公益性联防组成的社区治安巡逻队,对辖区治安复杂区域和重点路段的治安巡查,加强线上防控,强化打击现行犯罪的力度。并根据治安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确定巡逻防范的重点路段和区域,在民警的带领下进行车巡、步巡。同时,将巡逻分为2个时段:19时——24时为常规时段,由责任区民警带领4名男联防队员结合日常工作在本辖区巡逻; 24时——19时为重点时段,由其余6名男联防队员对社区重点部位极易发生案件部位进行巡逻。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