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免费范文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论体育与健康课中准备活动习惯的培养           
论体育与健康课中准备活动习惯的培养

       【摘要】通过对学生准备活动情况的调查分析,采取相应措施,使学生养成在考试都采取两次测试一次不做准备活动,一次做的方法。结果表明,有做准备活动不仅成绩有显著提高,而且动作技术发挥比较稳定,失误较少。这就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准备活动的好处。通过让学生谈体会,大部分学生认为准备活动后,心理比较放松,不紧张自信心加强,动作更灵活、协调、便于发挥自己的最佳状态。这就使学生对准备活动有了感性的认识,真正体验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2.3明确准备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积极创新,激发兴趣。准备活动有两种:一种是一般性准备活动:包括各种走、跑、跳的练习、徒手操、活动肢体各关节等。这些都是一些简单易学的准备活动形式,稍加指导即能掌握其要领。另一种是专项准备活动:如在打排球前先做垫球、发球、传球等练习,在长跑前先慢跑一段,在打篮球以前先做投篮、传球、运球等练习。相对来说这些都是针对性较强,难度较大的准备活动形式。在教学中应以一般准备活动为主,专项准备活动为辅的方法来安排,内容形式多样化,积极创新,创造出学生喜欢的,针对性强的,覆盖面广的形式和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采用“体育游戏”寓于准备活动之中,或把音乐舞蹈寓于准备活动之中,有针对性的选择、安排既可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认真完成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改变长久以来准备活动就是慢跑、做操这种枯燥、单调的形式。最终提高和激发学生做准备活动的兴趣。
        2.4要求学生在课中自带准备活动。随着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与体育能力,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自我体育锻炼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课中自带准备活动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锻炼机会。我们把体育课程的最后一个学期的每堂课均由学生自带准备活动。每班分为若干小组,一组10人左右,由教师安排名单和顺序,提前通知给出具体的内容和要求,时间15分钟左右,课前要求准备好教案,上课前交给教师。学生在带完准备活动后进行自评、互评,再由教师讲评并给出得分(20分制),期末总评时计入总成绩。这个任务在入学的第一次课上就布置给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早准备,早积累,通过观察与访谈得知学生为了完成好这一任务,都积极地做准备。不仅平时课中认真学习而且在课后还看书,上网通过各种途径查阅各种有关准备活动的资料。为了完成好自己设计的内容还反复多次的练习。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气氛活跃,同时还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口才。并且让学生真正具有独立设计、完成准备活动的能力。这对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也是非常关键的。
        3结论与建议
        3.1要明确培养学生的准备活动习惯是一个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明确准备活动的标准、形式、内容、意义及作用等理论知识还应让学生亲身体验准备活动的好处和作用。这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准备活动的重视程度,自觉程度和运动损伤的防范意识。


        3.2为保证学生在最后一学期具有自带准备活动的能力,教师应在前几学期的教学中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应和学生一起认真完成每次课的准备活动注意穿插讲解理论知识,多介绍准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注意培养学生的胆量和口才,还应向学生展示准备活动的教案。
        3.3体育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比较科学而实用的体育健身方案和促进身体全面发展,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准备活动习惯的培养就是其中最基本的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刘大海等.体育与健康理论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则珊.论从战略上认识发展学校体育的重要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
[3]王革,卓莉,魏源,成伟民.大学体育课中学生自带准备活动的实验研究[J].现代情报,2002(11)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体育营销新主场锁定
    央视网:体育营销潜力主场
    亚运王老吉:从体育营销的边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
    社会文化视角下的中国体育电
    哲学教育与哲学智慧
    SWOT视阈下的重庆体育旅游资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
    高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
    浅谈体育课中的体育精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