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免费范文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学生心理压力维度及其与个体背景关系实证研究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学生心理压力维度及其与个体背景关系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为主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大一学生的心理压力维度及其与学生个人的生源地、第二课堂参与程度、专业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找出造成不同背景学生心理压力的不同来源,使之对症下药,帮助大学生,特别是有心理问题的大一学生,减轻压力,敞开心扉,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本研究成果为大学生心理咨询提供了一定得考试压力、作业压力、同学竞争压力和学业成绩给前途带来的影响产生的压力。
  维度2:专业选择压力。包括专业选择中的迷茫感、热门专业带来的学习压力、专业选择上时家庭与个人的意向不一致带来的压力以及个人兴趣与个人能力不吻合产生的压力。
  维度3:经济压力。指日常花费的拮据感带来的压力。
  维度4:“第二课堂”带来的压力。指组织、参与学生活动中的责任感带来的压力,“第二课堂”与学业之间的取舍带来的压力以及统筹规划过程中受挫带来的压力。
  维度5:人际交往压力。包括人际交往中的孤独感,与人交往中的误会带来的压力,“知心朋友”的数量及质量带来的压力。
  维度6:恋爱压力。指寻找伴侣方面的压力以及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暗恋问题带来的压力。
  维度7:身体方面的压力。指生理问题与心理问题的相关性。二者经常互为诱因,且生理问题的表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理问题的大小。
  
  3 调查问卷设计及调查
  
  调查问卷问题设计针对研究七个压力维度与学生个人背景之间关系的相关问题,学生个人背景考虑了生源地、第二课堂参与程度、专业三个方面,并在调查问卷设计中考虑到的个人隐私本能保护的心理因素对调查准确度的影响。
  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生源地,初步选择的专业方向和“第二课堂”参与程度。
  第二部分是十九道问题,覆盖了7个压力维度。这十九道问题均为程度型选择题,要求被调查者选择对所给陈述的同意程度,分为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5个等级(“1”为“非常不符合”,“5”为“非常符合”,故得分越高表明压力水平越大)。
  本研究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发放对象为北京大学元培学院08级本科学生。问卷调查表使用google表单制作,共收回有效问卷123人份,研究中编写了专门的动态网页对数据统计分析。作者将123份有效调查问卷的数据记录在XML格式的文件中,用Javascript脚本语言编写了一个数据处理的程序,长度约为700行。程序的目的是为了对统计数据进行了更有针对性的分析,数据统计结果用网页的形式自动输出。
  
  4 调查结果及分析
  
  4.1 北京大学本科学生的总体压力状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将受调查者的得分按七个压力维度分类,取每一类各题得分的均值,作为该受调查者该压力维度的得分。统计得出所有123人位受调查者在七个压力维度上的均值和方差如表1所示。(得分越高代表压力水平越高)
  
  从均值上可以看出,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大一本科学生来自学业方面(维度1)的压力最高,其次是专业选择方面的压力(维度2),这是元培学院特有的压力。排名第三的是参与、组织到“第二课堂”中的压力(维度4)。与排前三名的压力维度相比,来自人际交往、恋爱方面的压力(维度5、维度6)并不是造成元培学院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压力(维度3)也没有对元培学院学生造成很大影响。虽然生理不适的压力(维度7)排名第四,但生理上的症状与心理上的压力经常是互为诱因,生理症状的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元培学院学生压力的总体水平。

  从方差上可以看出,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大一本科学生,在学业方面感受到的压力几乎趋于一致,调查结果反映了学生在优秀的群体中面临的浓厚的竞争氛围。
  4.2 生源地与压力维度关系研究:通过对出生源地与七个压力维度的关系比较分析后表明,第三类地区的学生整体上承受的压力最大,在日常经济压力、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及恋爱压力上都有体现。第一类地区的学生承受的压力也相对较大,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比较喜爱选择光华管理、经济等热门专业,这使得他们在专业选择方面压力较大。第二类地区的学生在整体上承受的压力最小。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多为接受严格的应试教育出身,所以在学习上肯吃苦,基础也相对较扎实,这使得他们在学业上压力不太大。由于他们喜欢选择理工科等传统学科,对经管类热门专业的偏好小于第一类学生,所以他们在专业上承受的压力也较小。
  4.3 “第二课堂”参与程度与压力维度关系研究:在对“第二课堂”参与程度与七个压力维度的关系比较分析后发现,“第二课堂”的参与程度对整体压力的影响非常大。如 “第二课堂”投入的精力与学习压力的大小呈非常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专业选择压力大小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在日常经济问题上,“第二课堂”投入精力与压力大小没有明显的关系。在人际交往方面,投入精力最少的学生,与投入精力最多的学生承受的压力较大,而中间的学生却承受的压力较小。在恋爱方面,我们没有看出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生理症状方面,“第二课堂”参与程度高的学生承受的压力也相对大。
  4.4 预选专业与压力维度关系研究:统计分析得出预选专业与七个压力维度的关系比较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学科的同学承受压力的种类、程度有显著差别。
  如在学习压力方面,承受压力最高的两个群体是经管类学生,和理科学生。从专业选择方面的压力来看,同样是经管类、理科类的学生为承受压力最高的两个群体。由于元培学院的热门专业包括光华管理、经济、数学,有许多同学为了进入这三个热门专业而竞争,这使得每个同学的压力都显著增加,且明显高于其他专业的同学。而其他方向的同学,只要选定了方向,在专业选择方面的压力一般不大。
  日常生活的经济压力,与专业方向的关系不大。从人际交往方面的压力来看,理科学生的交往压力明显高于文科学生。在恋爱方面,纯文科和纯理科的学生承受压力相对较大。在身体症状方面,纯文科的同学要相对严重一些。
  
  5 讨论与总结
  
  对比前述的研究文献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本科学生的压力特点既有本科学生压力的一般特征,也有其特别之处。元培学院学生承受的压力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学业压力、专业选择压力和“第二课堂”压力。这与元培学院优秀的生源、激烈的竞争是分不开的,同时,元培学院学生十分重视个人能力的培养,这使得学生在参与“第二课堂”中的压力较大,同时加强了学业上和专业选择上的压力。由于元培学院的学生分散在各个不同的方向,所以可以作为不同专业本科学生压力比较的最好样本。研究表明,理科类和经管类学生整体上承受的压力较大。
  在研究中,我们还分析了生源地的不同对学生压力的影响。如第三类地区的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经济方面、人际交往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第一类地区的学生在“第二课堂”的组织方面、专业选择方面承受着较大的压力。而第二类地区的学生承受的压力相对平均,问题不是很集中,这些研究结果都将为心理咨询提供一定的依据与帮助。
  本研究立足于元培学院,在心理压力的研究方式上有一定的创新,譬如,我们从实际出发,将压力具体分解成7个维度,这使得无形的压力变得明朗、清晰,使压力看得到、分析得透彻,为解决压力提供了最有效的途径。另外,我们充分利用元培学院的特点,用不同的专业方向作为背景,考察不同学科学生的思想状况、压力状况。这样方便的取材、明显的对比,使得元培学院的资源被充分挖掘出来,可以从学科的角度去解读学生无形的压力,帮助心理辅导对症下药。我们还考察了“第二课堂”给学生带来的压力,为元培学院学生,这个优秀群体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提供了有效的数据。
  本次研究采用的分析和取材方法科学,为元培学院的大一学生找到压力的真正来源,为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次研究历时一个多月,是在经过充足的数据分析为基础,调查方法科学,过程完整,意义明确,并得到了老师的指点和受调查同学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Kim,K.,Won,H.,Liu.X.,Liu,P.&Kitanishi,K.Students’stressinChina, Japan and,Korea. Atranscultural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iatry,1997,43(2):87-94
  [2] 李虹,梅锦荣.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和特点 [J]. 心理科学,2002,(4):398-401
  [3] 杨心德,蔡李平,张莉.大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压力指数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6):1403-1405
  [4] 杨眉.青春期集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实践[M].天津:天津出版社,1995:105-106
  [5] YOUNG J.E.. Cognitive-behavior approach to friendship disorders,from friendship and social interaction[M].In:DERLEGA V. J., ET AL.Newyork:Springer-Verlag,1986:253-254
  [6] 陈雪峰,王桢,高晶,胡卫鹏,时勘.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压力和心理健康的关系[J].卫生研究,2007;(2):97-199
  [7] 李虹.大学校园压力的年级和性别差异比较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114-118
  [8] 孙璞,殷恒婵,林小群.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04-107
  [9] 刘玉新,张建卫,金盛华.社会支持与人格对大学生压力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5,(1):92-99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英美文学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
    北京城市经济战略摇摆会带来
    论关于北京轨道交通投融资问
    透过网络文化特性分析大学网
    农林类院校大学文科数学教学
    重庆邮电大学感恩节活动策划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
    毛泽东思想对大学生价值观的
    从职业生涯视角谈大学生求职
    大学生光棍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