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免费范文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浅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的探索与实践           
浅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的探索与实践
【企业对我校相关专业毕业生也保持较高的兴趣,我校每年较大部分毕业生进入上述用人单位,因此,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市场即在于此。

  (三)毕业生自我定位不够准确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取消了毕业生就业的限制性措施,拓宽了毕业生就业的渠道,在面对如此多的机会时,毕业生的自我定位十分关键,如果此时的选择是错误的,付出的可能是时间和精力,也可能是失去了进入某一领域的资格。
  从我校毕业生的就业调查反馈中可以看出,现今大学毕业生择业时考虑更多的是个人的发展,去大城市、大单位、收入高的单位工作是多数毕业生的选择,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一味追求这些就造成期望值过高,与市场需求脱节,势必增加自己的择业困难。
  上海这几年的发展很快,同时往年上海地区用人单位需求旺盛,留在上海工作吸引了不少学生,其中有的甚至为了留上海,宁愿先随便选择一个不太好的上海单位而放弃外地有着很好职业发展的单位,然后选择跳槽寻求更好的发展,我校就发生过毕业生不去青岛、宁波、厦门、广州等地的对口交通单位而随便留在上海某个单位的事例。这些暴露出毕业生的短期行为以及自我定位不准。另外现在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其期望也很高,希望子女在大城市找到稳定的工作,而不愿放手让其去市场上闯一番事业。这些学生习惯了在上海的学校生活,不愿再去外地开始自己事业的起点。由此造成我校在外地的就业市场份额不断减少,甚至拱手将市场让出,而一味在基本饱和的上海就业市场的夹缝中寻找自己的位置,无形中增加了就业困难。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要求日趋提高
  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时,往往会考虑到大学生的个人品质、工资要求、实践经验、学习成绩、综合素质、专业类别、户口、性别等因素,但哪些因素是用人单位的首选?不同的用人单位尽管有不同的回答,但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都非常注重应聘人员的个人品质。
  (一)用人单位对招聘人才的要求
  根据武汉大学曾经做过的“社会究竟需要什么人才”课题研究调查资料显示,用人单位最为看好的人才素质是“敬业精神”,比重为90%,“合作精神”、“政治素质”、“身体健康”、“吃苦耐劳”和“心理素质”依次为用人单位所看重。对“敬业精神”的过于看重,实际上隐含着用人单位对当代大学毕业生敬业精神的困惑与忧虑。用人单位对当代大学毕业生最不满意的10项内容中,“敬业精神”高居第二位。这应当引起高校和大学生的足够重视。
  用人单位最为看好的人才能力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占65%,其次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可见,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实干”。因为单位用人必须创造效益,就要用能干实事的人,且尽可能少用人多干事,这样才能降低成本提高功效,在竞争中取胜。当然,不同的用人单位在人才的能力偏好上存在差别,作为管理人才使用时,用人单位会更加重视人才的组织管理能力;科研单位用人时会更加重视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用人单位N-大学-g业生的要求
  以我校2005年毕业生为例,2005年10月,我校向100家用人单位发放了《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跟踪调查问卷》,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跟踪调查与分析。经过统计,我校毕业学生综合素质指标达到A的仅占25%,B为63,4%,C为l1.6%,评价结果为良。通过对问卷指标的具体分析可以反映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要求的一些情况。
  1.毕业生“能”发展不均衡,评价有高有低。首先,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较高,31%的用人单位认为好,69%认为比较好,且无一家单位评价一般。业务水平高说明专业课程设置合理,学生知识全面,能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综合素质高是对“能”的总体评价,反映出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比较全面,同时也说明学生工作细致到位。其次,用人单位对学生评价较高的项目是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69%的用人单位认为比较好,15.4%的用人单位认为好和一般。组织管理能力是企业,开拓市场;定期将用人单位请到校内,开设各种专业就业市场和综合就业市场,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并方便他们的选择。对本地区与学校关系密切的一些企业,高校应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会”等组织,密切校企关系,使校企之间的联系制度化。如我校于2005年初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会”,就引起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重视,新闻媒体也密切关注。该促进会由学校、相关企业、行业集团、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70多家单位组成,该促进会的企业定期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咨询、指导、渠道和信息。
  各学院应走出校门,与相关行业集团、大型企业和单位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将这些单位作为学生就业的基地,根据这些单位的需求,开设有关课程,对学生进行“订单式”培养,然后输送出去。要将就业基地的建立与教育实习和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结合起来,使这些基地成为实习(实践)、就业“双基地”。

  (四)重视生涯规划,加强就业指导
  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对就业指导的需求正逐渐增强。对于“大学生应该何时考虑就业”问题,有28%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应在四年级,45%认为应在三年级,l1%和10%的学生分别认为应在一二年级。而对于就业指导来说,58%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应在四年级开始,另有近一半人选择应从大四前就开始。就业指导工作并非只是针对毕业生的,应该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列入高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之中。高校需要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建立一支就业指导专业队伍。
  1.重视大学生的生涯规划。现在的大学生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上大学,一步步走下来,不用过多的思考,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思考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在高三饱受折磨后一些新生计划着大一大二先轻松一下,到大三大四再努力也不迟,但回顾今年学生毕业时的情形,看到更多的是大学生们找工作时的慌乱、艰难。学生们已经淡化了专业对口,不再关心户口问题,甚至对工资要求也越来越现实,但没有工作经验、知识能力储备不足、英语不够好、自我定位不够准确等还是对其就业产生影响。专家认为,大学应重视学生的生涯规划,生涯规划应从大一做起,大学时期是毕业起跑的助跑期。
  高校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深入思考和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从一年级至四年级,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课,具体内容包括:“人生导航”、“职业准备”、“就业指导”、“就业心理辅导”、“职业技能培训”等课程。将上述课程纳入学校整个课程体系,分阶段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除了学校教师担纲上述课程的教学工作外,还应聘请杰出校友、职业问题研究专家以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资深管理人员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另外,还可举行“就业讲座”、“就业报告会”、“模拟招聘会”,以此作为就业指导课的补充。学校对毕业生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给他们分析就业形势及各种职业的特点,指出学生自身的优势和缺陷,量身打造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机遇。
  2.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校要引导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增强就业竞争力。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引导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主动积极地到基层、艰苦行业和西部去就业、创业,把个人的聪明才智融入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的洪流之中。在毕业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精心加强毕业年级的党建工作,发挥毕业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服务群众的作用。
  (五)密切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适用人才
  校企合作教育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手段。对校企合作教育在国际上称为“合作教育”,它是指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合作,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人才的教育模式。有些人“校企合作教育”中的“教育”两字认识不够深刻,仅仅停留在依靠企业支持经费和提供科研项目、解决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或获得学生毕业设计课题等某些教学环节等几个方面。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其完整的教育体系,应当贯穿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校企合作教育的主要目标有三个:一是通过实践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二是通过实践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三是通过实际的顶岗工作实践,使学生的专业素质获得全面提高。
  以我校为例,我校的部分本科、高职专业可以采取校企合作教育方式。如航海、轮机专业可以和船公司合作办学;高职电子类专业可以和西门子、宏力、中芯国际等对口企业合作办学。走校企合作教育的办学之路,学校可以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培养的针对性得以加强;学校对社会人才需求的信息掌握得更加准确,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的调整专业设置,跟上时代经济发展的步伐。高等教育使我们与地方经济建设同呼吸共命运,使高校的办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高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教学
    关于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定位的
    高校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
    试论高等级公路路面施工问题
    试论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相关
    浅谈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
    试论高层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
    浅谈浅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联
    浅论农业机械的环保节能设计
    浅论关于多轴伺服制瓶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