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对策研究 |
|
|
高。绩效考核的这两个目的不仅要让主管考核的人员知道,还要让全体教师明白,以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 (二)对全体考核者进行培训
目前,各高校一般都是在运用360度的绩效考核方法,即全方位的进行考核。即由上级、同事、下级以及本人来担任考核者。对中层以上的领导进行评价可能还要由部门以外的人来进行评价。实际上,每一个人都将担任考核者,因此,有必要对全体教职工进行考核前的培训,一方面引起广泛重视,促使他们客观的、科学的、负责任的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使教职工掌握考核的技能,即怎样打分、填表等。
(三)科学地设计考核指标体系
1、考核指标体系的内容要贴切、合理。指标体系既要能全面客观地反映被考核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对他们的基本要求,又要符合各高校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因此,人事管理部门一定要将教师的各方面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测评,着实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一般来说,绩效考核主要从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三个维度进行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如对教师的考核可以突出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素质、业务能力、教学科研成果等方面的考核。首先,要明确每一个指标的涵义,如职业道德的涵义是什么,怎样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其次,把每一个指标进行分解,也就是从哪些方面来考核这个指标,如职业道德包括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作风等二级指标;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文化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等二级指标;业务能力包括教学能力、课堂管理能力、教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等二级指标。教学科研成果指标包括论文著作、科研项目、获奖情况、技术鉴定和申请专利等。当然,要结合教师岗位的工作特点来设计考核的指标。只有这样,才能对教师的岗位职责履行情况进行系统的评价,才能反映考核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2、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数字总是更能科学地说明问题,一项指标落实到具体的数字上才能更客观、更有说服力、更加科学、准确地评价和反映出一位教师的工作业绩和工作质量。因此,在制定指标的过程中,应该更多的采取定量指标,对教师的出勤、工作量、工作业绩等采用定量的方法;而对于一些不易设置定量指标的,如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能力素质等,则采用定性的考核办法。这样使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以量化考核为主、以定性考核为辅的评价体系,形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
|
|
上一个论文: 浅析关于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的思考 下一个论文: 试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实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