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对策研究 |
|
|
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
3、科学的分配权重。一方面是指每一个考核的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权重,如职业道德占多少比重,业务能力占多少比重等;另一方面是指每一个考核主体在整体的评价中所占的权重,如系主任对教师的评价占多少比重,学生的评价占多少比重,同事的评价占多少比重等。
(四)建立、健全绩效面谈和反馈制度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结果越及时地反馈给本人,对其工作改善越有效。所以要把绩效考核结果及时、准确、有效地反馈给教师本人,以实现正强化的效果。即建立、健全绩效面谈和反馈制度。 通过绩效面谈,实现上级领导和教师之间对于绩效考核结果的沟通和确认。通过绩效面谈,让教师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发扬光大。通过绩效面谈,让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与之共同制定相应的绩效改进计划,以弥补绩效的缺口,提高员工绩效水平。 总之,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是高校人事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其他工作(如工资晋升、职称评聘等)的前提和基础。要实现教师绩效的公平、公正、客观的考核,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还要借助现代绩效技术的一些方法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实践与完善。科学、规范、合理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有利于形成一个教师发展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但使教师个人得到发展,而且也促进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丁敏.绩效考核中可能出现的六种误差[J].功能材料信息,2007(4).
2、王丹.人力资源管理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周跃军,罗秋明.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交流,2008(7). 上一页 [1] [2] [3] [4] [5] |
|
|
|
上一个论文: 浅析关于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的思考 下一个论文: 试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实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