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中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表(略)

  3.2 烦躁、焦虑心理护理 

  焦虑是个体对一种模糊的非特异性的威胁做出反应时所经受的不适感。表现为烦躁、紧张、易激动、失眠、考虑问题多而复杂,是早期的心理活动,最不利于疾病的康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一些生理反应,如心悸,出汗,四肢发凉等症状。加上大部分患者缺乏医学知识,对疾病认识不足,特别有些较年轻的患者,身体一向很好,突然发病,一下接受不了,担心预后,担心家庭,担心经济问题,焦虑不仅增加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痛苦,还会对治疗、康复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护理,给予安抚劝解,做好健康指导,给患者讲解有关的知识和以往患者的治疗情况,教患者自我放松,如看电视、听音乐、深呼吸等[1],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鼓励患者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为机体康复创造良好的心境。

>

  3.3 孤独、被遗弃感心理护理 

  患者精神呆板,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谈。特别有部分患者由于以往地位和生活条件优越,常有今不如昔的感觉,加之身体遗留残疾,卧床,身边较为冷清,无形中产生被遗弃感,消极对待治疗,不利于康复。护士应该主动找患者谈心,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感受,满足患者心理需要,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同时多与患者家属沟通,取得家属的支持和配合,因为此时家属的言行都给患者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家属有空要多看望、陪伴患者,特别是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家属不能有厌烦的情绪,不要说出任何伤感情的话,要使患者感受到亲人的关心,家庭的温暖,有继续生活的勇气。家属和护理人员一起多鼓励患者,给予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4 抑郁、多虑心理护理 

  抑郁是一种持续的情绪低落。常表现为痛苦忧伤,丧失以往的生活乐趣,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个别患者甚至产生厌世的念头,认为自己生活不能自理,担心成为家人的累赘,活着没有什么意义。部分患者表现情绪不稳定,容易伤感落泪,此时,护理人员应以热情、和蔼、积极的态度与患者交谈,得到患者的好感和信任,鼓励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家庭和娱乐活动,提高生活兴趣,对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表扬和鼓励,教育患者重新建立病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内容,根据自己的文化素质、体力,培养自己的爱好,展开新的生活。对于个别有厌世、轻生念头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这类患者的安全护理,谨防发生意外,多与患者谈心,了解其心理活动及病情变化,从而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将患者安排靠近护士站易于观察的病房,有可能的话留家属陪伴或安排陪护。一方面采取疏导方法,诱导患者倾诉自己的苦衷,以达到改善情绪的目的;另一方面,鼓励患者参加各种活动,分散其注意力,从而使其从悲观失望的情绪中解脱出来[2]。

  3.5 主动性差,依赖性增强心理护理 

  脑卒中患者由于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加上家人对其生活上的过分照顾和保护,导致患者在生活上完全依赖他人,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差,自己能做的事不愿意去做,对康复治疗不能积极配合完成,怕累,怕辛苦,康复计划无法实施。此时,护理人员应多鼓励患者,使其正确认识自我,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从简单开始,如刷牙,洗脸,吃饭。要让患者知道,很多事情通过积极配合治疗和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做到的。

  4 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到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问题。作为一名康复科的护理人员,只有全面了解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加以分析,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摆脱心理上的障碍树立战胜自我,战胜疾病的信心。脑卒中患者的心理护理治疗,可提高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对于减轻患者的残疾、残损、残障程度,预防并发症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社会及家庭负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可帮助患者及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小燕,张振路.脑血管意外病人的心理状况调查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4,3(5):413.

  [2]丁亚芬,黄丹丹.脑卒中住院患者抑郁情绪分析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04,3(4):1415.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中医综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
    脑卒中后遗偏瘫患者的早期康
    脑卒中患者超敏CRP和cTnⅠ与
    透刺法治疗顽固性脑卒中偏瘫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护理干预
    脑卒中复发因素及临床干预措
    卒中后便秘的中药治疗
    舒筋颗粒对卒中后肌张力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