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浅析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培养           
浅析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培养
值判断能力。
  4.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创造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深层次表现,创造力是创新精神的外化,创新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与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是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人格的同时必须培养其具备创新精神。首先,教育者要提高自身的创造意识,经常进行必要的知识更新和观念更新,使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丰厚、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同时要创建一种宽容的教育环境。其次,学校要为学生学术交流提供良好的环境, 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各种学术交流、讨论之中,在培养自身主体性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现代学生渴望独立,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他们期待着能与老师平等对话。所以在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上,专业教师不仅要研究自己如何教,更要研究学生如何学的问题,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或实验,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有意识地采用讨论、启发、示范等方式,使学生和教师能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在教师与学生间建

立相互信任的桥梁,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渠道让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在德育工作思路的创新上,一定要做到教育与管理一体化,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内容上,要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有机会通过多种形式接触和了解传统与现代教育和管理模式、东方与西方的文化;要加大实践课在教育教学中的比例,让学生更多地在亲身参与中学会分析,学会选择。 
  总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始终把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和目标。高校德育,要注重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使他们逐步形成独立、健康、完善的主体人格。
  【参考文献】
  [1]黄 济.人的主体性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1).
  [2]肖 川.“个性教育·人格教育·主体性教育”辨析[J].人大复印资料,1999,(1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25.
  [4]高德胜.生活德育简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119

上一页  [1] [2] [3]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析我国目前交通工程的现状
    浅析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
    英美文学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
    浅析社会文化在当代时装摄影
    浅析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
    浅析中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现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票价管制政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政府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高架型式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