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浅析1980年代“现代派”小说的历史意蕴及现实意义           
浅析1980年代“现代派”小说的历史意蕴及现实意义
于一九八。年的‘意识流’热。读者也许还记得《春之声》、《夜的眼》发表时,在文坛上下引起了怎样的惊愕、困惑和欣喜。” “现代派”小说既使含有非常强的创新因素,也是它自身的应有之义,人们缘何会因为它的出现而“惊愕、困惑和欣喜”?相比之下,“现代派”文学在西方虽然以激烈反传统的姿态出现,但并没有导致人们如此的反应。 
  这首先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大陆的尴尬境遇,与作家在 80年的美学追求及他们在新的美学追求中的反叛意识有关。王蒙、李陀、张洁、宗璞等作家曾谈及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审美活动之问的关系,即随着人们生活的逐步现代化,传统的艺术方式应该自觉变革以跟上时代的节奏。“文学艺术,不论在内容或形式方面,都面临着一场突破”,尤其是“文艺形式也要现代化”,这意味着“应该讲打破传统”,不要在形式上搞一元化。传统的其实就是“现实主义”的,他们对批评界、理论界长期以来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定于一尊”的做法表示不满,设想能够引进现代主义,以突破那种僵化的现实主义预设的种种框架。作家们之所以选择“现代派”小说,而不是其他手段作为突破“传统”的急先锋 ,还因为西方“现代派”文学在 5O一70年代的中国文坛一直都是被批判、受压抑的对象。它因为“衰退与腐朽”19N7)而被严格封锁和拒绝。洪子诚对此恰当的评说到:“这种拒绝,主要不是通过公开批评的方式进行,而是借助信息的掩盖、封锁来实现。产生的后果是,一般读者,甚至当代的不少作家,都不大清楚有这样的思潮和作品存在。”因此,“现代派”小说的出现本身就具有打破封锁的象征意义。 
  其次文学自身的发展也为“现代派”小说提供了合法性的历史契机。一方面现实主义的主流地位在文革之后仍然被强调:“经过‘四人帮’文艺的浩劫,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发生了变化,总的来说固然仍需要革命浪漫主义的绮思结构,但现在更迫切需要的还是革命现实主义”。另一方面当代文坛上的现实主义小说一直无法令人满意。“反对了“四人帮”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模式,又出现了某些新的倾向,那就是,报刊上发表了某一篇受到好评的作品,不久就会有一大批类似的作品涌到报刊编辑部,艺术构思,情节安排,人格性格明显雷同,陷入一种新的公式化、模式化、概念化的框框里,浅、直、假的现象明显可见。”然与公式化、模式化与概念化相对是具有独创性的小说,与浅、直、假相对的应是深刻真实的作品,“真实性”这个在文革前就曾经讨论过的文学命题,此时再次浮出水面。问题的关键显然并不在于仅仅为“真实性”的重要意义进行论证和辩护,而是在新历史境遇中重新审视何谓“真实”,如何“真实”。追求心理真实的现代派小说无论是其创作的实践还是理论辩护都赋予真实性新的内涵,如果说现实主义小说是对人文主义个人主义的坚守,是对人的主体性意识的坚守,现代派小说何尝不是以另一种方式对人的主体意识的坚守,是另一种形式的具有本体意义的真实,现代主义小说也因之被称为心理现实主义。 
  最后,“现代派”小说将人们的视野吸引到文学的本体论上,文学是社会的还是语言,是历史的还是审美的,这样的争论中似乎永远前者是胜利者,只是“现代派”小说的兴起才使文学审美属性成为作家、批评家注意的焦点。刘心武认为:“文学观念的突破,确确实实取决于我们能不能从唯社会历史的角度中展拓出去,认识到文学具有若干社会性以外的,甚至更为重要的本质属性。”就本体意义而言,文学首先是语言的艺术,然后才可能带来其他别的什么。因此,“现代派”对形式的专注,不仅开拓了人们的思维空间,转变了文学观念,而且弥补了中国现实主义传统忽视文学审美属性的缺憾,使文学一定程度到回归的文学本身。文学的本体性于此时及以后的“先锋小说”中受到空前的重视,余华谈 自己的创 作体会时说: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使小说这个过去的形式更为接近现在。这种接近现在的努力将具体体现在叙述方式,语言和结构,时间和人物的处理上,就是如何寻求最为真实的表现形式”。㈣马原也指出:“熟悉你所从事的小说创作的工艺过程也许比你有深邃的思想更来得要紧”。怍家学习 语言、文体、结构、叙事方式,批评家则注意“研究文学本身的审美特点、文学内部各要素的相互联系 ,文学各种门类自身 的结构方式和运动 规律 等等”。从此,人们不再要求文学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文学的自觉”,“内部研究”逐渐成为文学领域的热门话题。
  三、悖论:不应被忽视的传统及其他
  “一条代表主流的河道消失了,却出现了叶脉般伸展和充盈的血管的 网络 ”,“一个统一的太阳已经破碎。这些碎片在天空中美丽而自信地旋转。这些闪闪发光的星体认定 自身像是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太阳。中国文学的天空,如今显得空前的富有,不是一个太阳,而是千万个太阳在照耀、闪光、旋转”。这段优美的文字是谢冕先生对 80年代文学的概括和期待。他称 80年代是一个没有主潮的年代,这其中已经蕴涵了极大的睿智。因为对任何的主潮的推崇和提倡都是以丧失文学的多样性为代价的,对于刚刚经历过灾难岁月的知识分子来讲,这段记忆尤其刻骨铭心。“现代派”小说不仅丰富了文坛花园,也在积极促使人们改变文学观念,使人们在统一、进步、乐观的历史叙述下,满怀真诚地期待文学春天的到来。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期望没有实现,重新思考这段历史,“现代派”小说在杰出贡献背后似乎隐含着某些悖论式忧虑。 
  第一,“现代派”小说的倡导者忽视了对现代文学传统的客观分析和研究。作为当代文坛的主潮,发源于3O年代左翼文学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文艺从属于政治”和“文艺为政治服务”观念的支配下,已经成为束缚文学发展的僵化模式但问题的关键并不是现实主义本身,作为源头的左翼文学本身曾有很多优秀传统,例如与现实的“苦斗”,憾的是这种精神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萎缩,直至在文革中消失殆尽。或者说文革时期的“现实主义”其实是已经丢失了现实传统精神的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析我国目前交通工程的现状
    浅析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
    浅析社会文化在当代时装摄影
    浅析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
    浅析中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现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票价管制政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政府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高架型式设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