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从社区到社会网络:一种互联网研究视野与方法的拓展           
从社区到社会网络:一种互联网研究视野与方法的拓展
本文由中国论文联盟社会 网络 的形成与拓展。借鉴社会学的社会网络理论来研究这些新的应用及其影响,是十分必要的。人们从传统虚拟社区向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网络的迁移,体现了网络使用者从社会归属需求向社会资本需求的升级,而印象管理、自我表达、情绪调节、社会交往、社会分享、社会参与等其他层面需求则与社会资本需求相辅相成。互联网上的社会网络对于个体的影响,目前主要在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方面是一对一的互动对个体的态度、行为的影响(这些影响可以从社会心 理学 的一些传统理论中得到解释),而这种一对一的影响还可能通过社会网络来传递,从而形成一种社会性影响;另一方面是社会网络的结构对个体所施加的影响,例如,社会网络中的权力关系的影响、社会网络中的"派系"的影响等。

  一、从封闭的虚拟社区到开放的社会网络

  人们进入网络,除了要获得信息的满足外,人际交往也是一个重要的使用诉求。在互联网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社区是人们获得这种满足的一种重要手段。

  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滕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将人类群体分为两种类型,即社区和社会。社会是社会共同体,以目的、利益、契约以及距离为基础;社区则是生活共同体,以地域、意识、行为以及利益为特征。

  当互联网日益普及时,人们发现,互联网中也存在着社区。美国学者霍华德·瑞恩高德(Howard Rheingold)在1993年出版的著作《虚拟社区: 电子 疆域的家园》(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an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首次提出虚拟社区概念,而他是基于自己参加“全球电子链接”(Whole Earth 'Lectronic Link, 简称为WELL)这一“新闻组”的体验开始虚拟社区的研究的。WELL所代表的是互联网中第一代虚拟社区,是以当时的“新闻组”这样一种技术为平台基础。之后BBS成为最主要的社区平台。新闻组、BBS等可以视作是传统虚拟社区。

  虚拟社区依赖于网络这样一种虚拟空间,地域上的共同性已不成其主要特征,但是,意识、行为及利益的共同性仍然是虚拟社区的重要特点,传统虚拟社区的一个重点特征是社区有一个明显的边界,就像画地为牢的"圈"一样,社区的活动都在这个明确的"地界"内,加入某个社区,会有明显的行为标志,如在社区注册,而每个社区也有一个明确的名称。人们在这种社区的互动是通过一个个明确的话题来进行的。图1示意了这种社区的结构特征。

图1:传统社区的“圈”式结构

  从形式上来说,这种社区的"圈"或边界是由社区的进入机制来决定的,而从本质上来说,这种边界是社区的核心维系点决定的,即社区成员共同的意识、行为以及利益。

  圈式结构使社区边界明确,社员成员有较明确的身份意识,社区成员作为一个集体进行的交往比较多,成员对社区的归属感更容易形成,因此,这种结构更有利于群体的形成。

  然而,当我们观察今天的一些新的社区(如SNS网站、豆瓣等)时,却发现,这些社区并没有明确的边界,人们的互动往往并不需要话题讨论,而只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所形成的关系链条,如“标签”功能、“好友”功能等,“标签”建立在内容的联系上,“好友”建立在人际关系的认同上。社区正是靠这些关系“链条”或“纽带”来产生的,最终这些纽带编织出复杂的成员关系网络,社区是动态的,可以不断扩展的,呈现出多变的状态。图2示意了这种结构。

图2 新兴社区的“链”式结构

  相较“圈”式结构而言,“链”式结构这样一种较为松散、灵活的结构关系,使社区成员的集中交往并不多,更多的交往是一对对成员之间的个别交往,因此群体意识较难形成。

  在这种结构的社区里,直接的话题讨论不占主流,但人们通过相关链条,仍然能产生较为明显的相互影响。在这些社区里,人际传播往往占主导地位,但是不断扩展的人际传播链条也能产生社区传播的效应。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即时通信、SNS、博客等都是形成这样的新型社区的主要基础。而这些应用,也越来越融为一体。例如,越来越多的博客应用中加入了即时通信、SNS的功能。可以预见的是,这几者结合形成的平台,是维系未来社会网络的主要基础。

  如果用腾尼斯关于社区的定义来观照这样一些新型的社区,我们能看到,意识、行为以及利益等因素仍然是这些社区的维系点,但是,这种维系点不再总是所有成员共同的,它的作用点已经迁移到了个别成员与成员之间,也就是一对一的关系链条上。按照社会学的观点,这样一种社区里,既有强关系链条,也有弱关系链条。

  但是通过这种关系链条的"接力",一个社区中所有成员的共同意识或行为仍然有可能在某些时候被激活。2008年通过即时通信网络所产生的“红心运动”正是这样一个典型例子。尽管身处MSN或QQ网络上的人们在平时似乎都没有共同的社区的意识,但在特定的触发条件下,人们表现出来的却是共同的意识与行为,表现出很强的群体效应。这也是可以将这种关系网络视为社区的一个原因。

  与传统社区不同的是,这样一类社区的规模不是固定的,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中,不同的时机和条件下激活的节点数量不同,形成的社区规模也就不同。例如,在一个即时通信网络中,“红心运动”激活的是整个中文网络,而大多数情况下,如果要在这个网络中发起一个活动,只能激活它的一个局部。尽管理论上可以激活整体,但是,关系的远近、利益的相关性等,都会影响到人们的参与程度。所以如果不是共同利益的唤起,整体网络不会被全部激活。

  这样一种结构方式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每一个人都可以以自我为中心来解释社区的边界,换一个角度说,每一个人都可以以自我为中心来构建自己的关系圈子。

  尽管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公共新闻视阈下的社区新闻实
    浅谈智能社区网络系统的构建
    对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浅析我国城市社区管理问题与
    社区图书馆队伍建设的现状及
    和谐社区财政支持体系的完善
    城乡统筹视野下社区康复与体
    基于生态视角的城市社区建设
    农村社区转型集体资产股份改
    社区服务业发展目标\路径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