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浅论二战时期美国的中国形象研究述评           
浅论二战时期美国的中国形象研究述评
homson Jr.)与人合著的《自作多情的帝国主义——美国在东亚的经验》出版。这是一部别具特色的著作。汤姆逊是传教士之子,在中国度过童年,后在哈佛、耶鲁学习,曾师从费正清,并曾在政府任职,负责对华政策工作。本书从文化心态的角度细述了近200年来美国在东亚的经历,其中大部分涉及中、美、日关系。书中一再希望美国加强对东亚的认知。作者着力描写美国文化心态的起源,认为它总是把自己看做是最优秀的文明形式的代表,但这种心态与中、日,以及整个亚洲的历史、现实、文化背景、民族需求和人民心理状态相冲突,因此美国的外交政策和行动注定会失败。作者认为,从广义上讲,美国是帝国主义,但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因而称之为“自作多情的帝国主义”。此书完成之时正值中、美、日三国关系日趋和谐之日,为此,作者特别警醒美国应该注意历史的经验教训,不要低估中、日的民族主义和亚洲国家社会发展与美国的巨大差异,避免一意孤行去改造亚洲国家。
  1987年出版的斯蒂芬·R·麦金农·和奥里斯·弗里森的《中国报道——1930-1940年代美国记者的口述历史》则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做了更多细致的批评工作。该书是一本集体回忆录,由战时任《纽约时报》驻华记者斯蒂尔组织的一批曾在二战时期在华的记者及中国问题学者们研讨的成果。作品本着还原历史的精神,对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战争与革命中,美国记者究竟如何观察回应当时的历史事件,以及他们的写作如何影响了美国政策和公众舆论做出了分析。与会者包括以A.T.Steele(中国三四十年代美国对中国报道的核心人物)为中心的四十多名经验丰富的记者和外交官,以及许多研究这一时期中美关系的著名学者。他们的报道几乎涵盖了当时美国主要的都市报纸杂志或者电台报道。记录以口述的方式进行,其间穿插了解释和提问回答环节,呈现出的是一部口述历史中的美国人的中国形象。该书的特点在于,从历史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如何在一个完全靠个体认知的环境里,去如何理解时间设法报道新闻,这些新闻又是怎样反过来给公众和决策者们提供了他们不可避免的使用的信息基础。该书从新闻从业者的角度分析了新闻是如何构建美国的中国形象的。被采访者从新闻采集、新闻审查制度、新闻看门人、未报道的故事、政治客观性,以及个人的判断等方面对塑造战时的中国形象做了讨论,并从新闻报道者的角度首次直接披露了在当时历史事件中对事态的错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谈浅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联
    浅论农业机械的环保节能设计
    浅论关于多轴伺服制瓶机控制
    浅论我国民法的发展和特色
    浅论建筑立柱的装饰造型设计
    浅论综合医院中药房管理浅见
    浅论公路工程中价值工程的应
    浅论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问题
    浅论计算机办公软件在教学中
    浅论图书馆计算机的网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