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再论印度民族主义的兴起           
再论印度民族主义的兴起
入学人数约3000人,1855年增加到49000人。在官办、官资私办和教会学校就读的中、小学生已逾30万人。1857年,殖民政府按伦敦大学模式在加尔各答、孟买和马德拉斯建立了三所大学。1857-1871年这三所大学所属33个学院就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专业毕业生2523人,其中获得学士学位的816人,硕士学位的146人。从1840年代起,印度地方语言的教学开始受到重视。《伍德教育文件》也强调不能以英语取代印度语言,初级教育主要应以地方语言进行,英语教育和地方语教育都应发展。这表明英国化教育政策向前推进了一步,从单纯用英语变为英语和地方语言并用。接受英国化教育的印度人成为掌握英语和地方语言的双语知识分子。这些来自印度不同地区、属于不同族群的学生在教育体系中相遇,建构起印度的教育朝圣之旅。而英语则成为母语各异的学生重要的学习和沟通媒介,增进了他们之间的了解和认同。

(三)印度行政朝圣之旅的出现
  尽管接受英国化教育的印度人在总人口中比例不高,却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它使得印度精英具备了出任公职所需的条件。1853年,通过公开竞争考试获得公职的制度开始实行。英国人和印度人均可循此途径获得公职。1864年产生了第一个印度人文官。1870年代后,印度人文官又有增加。但是这条道路对印度人来说过于狭窄和艰难,印度人强烈要求获得更多的参政机会。殖民政府不愿放弃英国人对高级文官的垄断,但又需要作出贯彻女王诏书的姿态,因此释出了更多的中下级文官职位给印度人。 中国论文联盟*编辑。
  1867年,总督参事会通过决议,规定在副省督治理省和特派专员治理省可以任命印度人担任专员助理以下各种行政和司法官职。后来,这一决议在省督治理省也部分实行。1876-1880年,李通担任总督时,实行法定文官制度,拨出文官名额的116给印度人,由省督任命,总督会议批准。李通还 设立了低级文官制,全部由印度人担任。这样,虽然高级文官由英国人垄断的现象基本上没有改变,但中下级官职的大门终于向印度人开放。来自印度各地的双语精英在行政体系中相遇,建构起印度的行政朝圣之旅。
  尽管殖民政府推行英国化教育是为了促进印度人效忠,但事与愿违的是,英国化教育却为印度双语精英建构出教育朝圣之旅和行政朝圣之旅,从而导致了印度民族主义的出现。殖民政府的教育体系与行政体系,将印度精英的社会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中国对印度古代文学的再接受
    再论构建民营企业发展的法治
    再论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再论我国物权行为理论体系的
    再论地役权的从属性
    再论我国死刑犯的生育权和实
    试论印度尼西亚建筑风格受中
    再论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
    再论商人
    再论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