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构建国际法基本原则变革的理论基础           
构建国际法基本原则变革的理论基础
革,它构成国际法基本原则变革的理论前提。
  简要地回顾国际法产生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历程实有必要。自十七世纪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期间分崩离析,几经变迁。十八、十九世纪的国际社会是一个以欧洲国家为主导、以均势为特征的多极化格局;国际法是“欧洲列强的地区法律”。国际法被认为不包括调整欧洲国家与“非文明或半文明国家”之间关系的规则,“这种关系应由道德原则予以调整”。二十世纪前半期,一个普遍的国际社会初步形成,但国际政治格局依然由欧洲国家把持,国际法不仅起着维系与促进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曾一度沦为西方强权的工具。二十世纪后半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导致了权力的一次大规模的重新分配和政治边界的改变,并都助长和推动了新的国际冲突即冷战”。冷战在单方面使用武力、有选择干预相对理论的发展、间谍等秘密活动和战争法四个方面“扭曲”了国际法。这一期间非殖民化运动的发展,初步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国际法领域出现了反映新兴独立国家要求的规范,主要集中于国际经济新秩序领域,但难以说是国际法发展的主流。
  1991年12月,冷战伴随着苏联解体而终结,全球化时代来临。全球化时代是否预示着向十九世纪多极体系的回归,或是与十九世纪英国霸权相媲美而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体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实力持续增长的基础上,美国一步步走向单边主义。国际政治格局日趋复杂,一方面是美国“一家独大”的霸权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多强”力量不同程度地发展,而坚持单极化与推动多极化、坚持霸权主义与反对霸权主义两种力量之间的斗争将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正如路易斯·亨金(Louis Henkin)所言。“国际法是国际政治体系的规范表示”,国际政治格局的剧变自然引起国际法的变化。因此,科学认识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格局是把握因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而导致国际法基本原则面临冲击的关键。
  比如,2002年,美国确立“先发制人”(Preemption)0为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并运用于伊拉克战争。“先发制人”战略不仅破坏了自卫权制度,冲击着禁止武力使用原则,而且一大批国家如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朝鲜等先后宣布在必要时实施“先发制人”打击。科菲·安南(Kofi Annan)指出,“先发制人”的军事干预原则将联合国带到了一个具有决定性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人口生态\人口政策与国际移民
    广东构建红段子网络文化
    英美文学翻译思维构建的思考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进出
    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外向型
    新建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国际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
    国际人力资源 发展趋势分析
    教育国际化——我国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国际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