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史久镛:国际法院的首位中国籍院长           
史久镛:国际法院的首位中国籍院长
”。
  史久镛回忆说,我们这一代人生长在中国受帝国主义欺侮的时代,在美国留学期间,亲眼看到了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也处处感到对黄种人的排斥。而新中国代表团到联合国参加“朝鲜问题会议”这一轰动事件,使他看到了希望,燃起了回国服务的热情。“当时,我真的是感到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中国人站起来了。”
  1951年夏,获得硕士学位后,史久镛没有立即回国,而是留在哥伦比亚大学继续进行了3年的国际法研究工作。这些都为他今后的专业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学业基础。
  
这一决定由联合国秘书长赖伊于10月2日正式通知我国。这在当时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决定,因为尽管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屹立在世界东方,但是在美国控制和影响下的联合国组织,仍然企图无视新中国的存在。虽然我国政府早已任命张闻天为常驻联合国代表,但是我国在联合国的正式席位却被美国庇护的蒋介石集团的“中华民国代表”占据着,张闻天代表一直未能赴任。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新中国还很不了解,因此首次派出代表到联合国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重大意义。
  中国政府经过郑重考虑,任命伍修权将军为大使衔特派代表,乔冠华为顾问,其他7人为特派代表的助理人员。中国代表团肩负近5亿多人民的重托,于11月14日离开北京,经过蒙古、苏联和捷克,于11月24日抵达纽约。由于美国政府顽固地拒绝承认新中国,当时中美并无外交关系。但是,9个中国共产党人,持着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护照,正气凛然地踏上了美国的土地。当年在美国学习的史久镛得知这一消息十分激动。
  11月27日,中国代表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和破坏,在安理会主席的邀请下,首次出席了联合国政治委员会的会议。会前,外界获悉新中国代表将出席当天的会议,许多人都千方百计地弄到大会的旁听证,特别是在美国的华侨和华裔人士,其中有著名的教授、学者。工程热物理学家吴仲华博士,在会议厅刚开门时第一个来到会场,占了旁听席上最前排的中间位置,早早地静候着新中国代表的到来。因为听众突然增加,这天的会场特别拥挤,气氛也比以前任何一个新代表团来到时更为热烈。史久镛这段时间一直在通过美国的电视、报纸观察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的活动。
  中国代表们在联合国官员的引导下,顺序入座。伍修权面前的桌子上,放着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英文字样的席位标志。这个牌子虽小,但在这个大厅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没有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