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明代的家族文化积累与科举中式率           
明代的家族文化积累与科举中式率
江、江西、福建三省。这一分布,大体可以理解元朝儒籍的分布位置,就是在江南地区。这三个省正是南宋时期文化最发达的三个省。其次,在三个省中,浙江以绍兴、台州为主,江西以吉安、南昌为主,福建以福州为主。儒籍进士分布如此之集中,说明宋元文化集中于几个府,呈点状的发展态势。其三,浙江以绍兴、台州为盛,为什么会如此?这应该是与南宋首都接壤有关。绍兴离杭州近,自然文风也特盛。其实,有明一代,绍兴亦是浙江出进士人才最多的府。
  由于时代过早,留下的资料过少,特别是缺乏墓志铭之类传记资料,这65个儒户的家族背景已经难以了解了。不过,从一甲、二甲13位儒户情况来看,大体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家族中至少有一位读书人,如状元吴伯宗的曾祖吴可是宋朝的漕贡进士,父亲吴仪是元乡贡进士;探花吴公达曾祖是宋迪功郎,父亲是元乡贡进士;杨自立曾祖是元赠朝列大夫富州尹、轻车都尉弘农郡伯;赵友能曾祖是宋隆与府通判;陈信之曾祖是宋进士、文林郎,父亲是元乡贡进士。其共同特点是,曾祖是宋朝的读书人,祖父一代皆无功名,三位父亲是元朝乡贡进士。这种变化,正反映出元朝前期科举中断,中后期恢复的现象。二、也有一部分儒户,三代均没有入仕,如丁辅、吴镛、黄载、刘寅、杜浚、卢贶、周子谅、王谊8个家族。这表明,这部分家族,在宋朝尚处于积累之中,元朝因科举的中断,也无法发展,他们是较为弱势的科举竞争家族。只是到了玄孙一代,借助明初科举竞争率低的机会,才得以崭露头角。由此,元朝的科第之家构成了联系宋明两代江南精英阶层的桥梁(注:萧启庆:《元朝科举与江南士大夫之延续》,载中国元史研究会编《元史论丛》第7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二、由宁波杨氏家族看明朝一经传家的科举神话
  
  登科录的核心是“进士家状”,详细记录了进士的三代祖先及兄弟名字及身份。这样详细的家族资料,近于诗文集中的墓志铭。登科录提供的详细家庭资料,辅以其他传记资料,可以对进士群体作进一步的研究。台湾学者于志嘉利用《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序齿录》,对77位军籍进士祖孙五代的社会身份作了比较详细的统计分析,为进士家族研究提供了一个范例(注:参见于志嘉《明代军户的社会地位——科举与任官》,《东洋学报》第71卷第3、4号,1990年。)。登科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从《金瓶梅》看明代司法制度
    消费文化时代的革命想象:去政
    浅析新经济时代的垄断趋势
    关于信息时代的电子档案管理
    古代的秘书及秘书机构
    委婉语与禁忌语的家族相似性
    初中一年级作文——2018年的
    信息时代的安全危机
    管理层问责:后国企改革时代的
    浅议知识经济时代的无形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