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唐诗形象化说理艺术赏析           
唐诗形象化说理艺术赏析
实,繁简得宜;抒发感情,自然深沉;议论说理,形象鲜明。
  又如杜牧《赤壁怀古》: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篇开头借一件沉没水底沙中多年的折断的铁戟,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后两句是议论,诗人评论这次战争成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于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但他并不是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方便,那么胜利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会改变,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了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担的命运。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正因为这两位女子,并不是平常的人物,而是属于东吴统治阶级中最高阶层的贵妇人,她们的身份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东吴不亡,她们绝不可能归于曹操。连她们都受到凌辱,则东吴的社稷和生灵的遭遇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诗人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诗句来描写“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之下,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正是极有力的反跌,不独以美人衬托英雄,与上句周郎互相辉映,显得更有情致而已。诗歌的创作必须用形象思维,而形象性的语言则是形象思维的直接现实。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
  将讽刺与议论融合成为一体,即借议论进行讽刺,或以讽刺发为议论这一艺术手段,是唐诗中议论说理的常见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杜甫的绝句中已经出现,到了刘禹锡,又有所发展,而李商隐则更加突出,具有施补华《岘佣说诗》所说的“以议论驱驾而神韵不乏”的风格特色,《贾生》就是其中一篇: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此诗借史事讽刺统治者不知用人。首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城市形象的四维定位
    对云南省区域形象塑造的思考
    西安城市形象的SWOT分析及其
    当代文学中的地主形象探析
    湖北美术馆红色美术藏品形象
    浅谈城市形象管理与区域经济
    唐诗赏析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
    唐诗《行舟》赏析
    《唐诗宋词选读》教学需要四
    唐诗元曲中屈原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