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科技哲学能否替代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技哲学能否替代马克思主义哲学
为基础,同时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从内容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两个统一”。一是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从而结束了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的状态。二是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统一,从而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中占统治地位的局面。
  从作用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旧哲学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旧哲学由于不懂得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所以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了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哲学的使命应当是改造世界。另外,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一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能同时为一切阶级服务,它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真理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性的有机统一。其中,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则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科技哲学是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统称,是从哲学角度对科学和技术进行整体考察和把握的学问。它是科学技术与哲学相连接的桥梁,主要是对科学技术本身及其与社会、经济、文化相联系的各个方面进行哲学层次的思考和研究,以便掌握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从哲学和文化的层面认识科学技术的性质、体系结构、发展模式、发展规律等。
  在具体内容方面,科技哲学探讨科学技术发展所提出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的问题;研究科学技术发展所涉及的各类文化问题;分析研究国外科学哲学、技术哲学诸流派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方面的各种观点。科技哲学是具有交叉性质的哲学学科,它探讨的问题与中外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等学科有关联,也与科学技术史、生态学、社会学、环境经济学、管理学、决策科学相交叉。
  科技哲学理论可使人们在深刻认识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更深入研究科技与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科技与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科技与人文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心理活动、审美观念、语言符号、宗教思想;科技与生态环境、资源、能源、人口;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从而为我们正确制定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实现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密切结合、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中国哲学思想在太极拳形体动
    论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史史
    中国哲学研究的新课题——游
    浅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合法性: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焦
    试论“世界元”的政治哲学基
    叶适义利思想的哲学基础初探
    关于GDP的哲学思考
    《庄子》物论与低碳社会的哲
    西方哲学本体论与马克思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