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传统文化中“和谐”精神的美学探源           
传统文化中“和谐”精神的美学探源
hellip;…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
  以“中和”思想为特征的普遍和谐的美,是古代中国人的理想美。这种美的理想和追求渗透着古代社会对人的理想,对于道德伦理、社会政治的理想。这种理想体现在政治上,追求的是和政之美。国家昌盛,人民安宁,天下太平的盛世是这种美的追求。“和”之美体现在道德伦理上,是君臣父子,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理想秩序的实现,体现在人格上则是个人修身养性问题。它所理想的人是身心平和,神闲意定的,即“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不傲”之人,才是这种“美”理想中的人的典范。而成为这种理想的社会、理想的道德、理想的人,正是古代中国人所追求的。这种以“和”为美的思想自先秦产生以来,逐渐渗透到中国人的思想深处,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进而成为中国文化精神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即“和谐”精神。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2] 北京大学哲学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
  
  作者简介:王晓恒,女,1975—,吉林农安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美学,工作单位:长春师范学院。

推荐文章
浅析周杰伦音乐中的传统文化
让传统文化传递心底的美感
在与传统文化对话中寻找大美
美国官场文化:亲民是修养,做
马克思哲学的文化哲学意蕴
热爱母语声乐文化 完善民族声
论文化视野下中西方电影的差
浅论企业礼仪文化的功能与构
初论二胡艺术与诗歌文化之联
浅议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