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古代文化语镜中的“三年”           
古代文化语镜中的“三年”
论文联盟*编辑。

古代文化语镜中的“三年”

[摘要]在古代尤其是先秦两汉典籍中,“三年”一词主要存在于哲学、伦理习俗、政治、经济、礼乐教育等语境中,对伦理习俗和政治语境有较强的优选性,在年头时间和“三”字组合中具有强势存在的地位,这使得“三年”具有了典型文化概念的价值。这种优选性和强势存在的地位有三个来源:一是中国古代“尚三”文化传统;二是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本质;三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关键词]三年;文化语境;尚三传统;天人合一;神话传说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0)02-0074-06
  
  一、引 言
  
  《论语·先进》的《侍坐》章记录孔子问及子路、冉有的治国理想时,子路曰:“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冉有曰:“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两人之理想,一则国防,一则民生,指向有所不同。历代学者在研读这段话时往往都从探寻夫子的教育艺术、评价二人的志向以及判断夫子的治国理念上着眼。笔者认为二弟子的对答中还有一些潜在而容易被人忽略的问题,比如:子路和冉有的理想都以“三年”为期,似乎在陈述一份“三年”规划,此处的“三年”是随口而出的巧合吗?在“三年”的背后是否有包含当时某种文化意义的典型化话语张力的推动呢?可能由于“三年”之语太过明白之故,历代文人此下无注。但是,我们稍稍旁及其它文献,就会找到问题探究的某些蛛丝马迹。《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郑玄笺:“古者三年大比,民或于是徙。”依汉郑玄笺和唐代孔颖达疏可知,“三年”是一个特殊的时间周期,“三年”末期,当有一“大比”,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汲取古代文化营养 提高教师素
    成语中的古代文化常识
    古诗文教学要重视古代文化常
    从飞禽纹饰感受中国多彩的古
    古代文化常识
    文化差异在英汉互译中的体现
    新闻文化负载词的英汉互译
    英汉互译中存在的中西文化差
    试论英国文学中女性文化主体
    《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