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经济战略转型期企业风险根源及治理措施           
经济战略转型期企业风险根源及治理措施
  二、企业风险因素
  
  企业风险因素多种多样,但从现阶段大多数企业所共同面临的风险因素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
  
  (一)粗放型生产导致大量可控风险因素汇聚
  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指经济的增长需要依靠生产要素的高投入来实现。目前我国大部分行业的生产中,粗放型生产仍占据主导地位。企业在大幅度提高产量的同时,所消耗的资源也在成倍上升。从近年来部分地区频繁发生的“电荒”、“油荒”,人们已经强烈地感受到,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老路已经走到了尽头。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资源将难以支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在GDP指标高速增长的背后,隐含了大量经济和非经济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成为损失发生的必然因素。
  
  (二)价格制度变革导致企业市场价格风险发生机会增加
  我国的商品价格和劳动力价格制度改革进行较早,现已初见成效。而金融市场上的价格制度,如汇率制度和利率制度,还有待调整。目前,由于外汇市场压力等因素,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已经展开,从而使得原来对中国企业响并不是很大的汇率风险逐渐上升,提高了企业市场价格风险的程度。虽然目前利率仍然是由国家进行统一控制,但是国家会根据经济状况随时做出调整,其变动性也很大,而且不易提前预测。从以上方面看,当前我国正处于价格制度深化的关键时期,汇率、利率制度正逐步向市场化方式转变。在多数企业对利率、汇率风险管理措施不熟悉的情况下,在制度变革的初期,势必会出现由价格制度变动导致的损失。
  
  (三)金融衍生工具的缺乏导致企业避险能力不足
  金融衍生品在微观层次上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帮助市场中的各类主体在交易中套期保值、规避风险。在发达国家,金融衍生品种类丰富,衍生品市场规则成熟、交易频繁,可以给套期保值者提供足够的可供选择的避险工具。而在中国,由于汇率、利率市场化开始得比较晚,金融衍生品的种类和规模都十分有限,而且与金融衍生品交易配套的监管、市场规则等各项制度尚未建立,使得企业缺乏足够的可供选择的套期保值避险工具。随着汇率、利率制度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速,避险工具的缺乏加之企业缺乏正确的避险理念和避险经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中美贸易在中国经济战略中的
    对我国企业集团实施规模经济
    谈奥运经济战略与我国体育产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结构与国家
    美国国家战略安全视角下的对
    美国经济:国债膨胀下的风险与
    企业投资决策经济效益统计分
    美国传媒经济学研究的最新动
    美国儿童经济学教育研究现状
    美国债务危机的经济学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