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新中国教育哲学学科体系的演变           
新中国教育哲学学科体系的演变
论文联盟*编辑。

新中国教育哲学学科体系的演变

教育哲学学科体系的问题,关系到学科自身发展的关键问题,作为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教育哲学在学科体系上必须有严谨的内在逻辑,而这也正是我国教育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就为此长期争论不休,各自提出了不同的体系建构。这种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发展时期:
  
  1.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建设
  
  80年代,我国教育哲学处于恢复与重建时期,这一时期教育哲学的学科体系多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为指导,从研究对象上来重建学科体系。具体来说又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从教育问题出发上升到哲学高度。1982年,黄济教授在《教育哲学初稿》中明确提出教育哲学要“从教育的基本问题出发,提到哲学的高度,从方法论上去作一些根本的探讨。”《教育哲学初稿》所提出的学科体系影响深远,后期的一些著作,如申振信的《现代教育哲学》在学科体系上的变化只是在此基础上作了局部的调整。[1]它是新中国第一部教育哲学专著,在教育哲学学科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1998年,黄济教授继续坚持他的思想,力图“古今贯通,中西融合”,撰写了《教育哲学通论》,体现出了缜密而完整的学科体系。
  第二类是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教育。早期以傅统先、张文郁著《教育哲学》、张家祥著《教育哲学研究》为代表。认为“教育哲学是一门用哲学来探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诸方面问题的学科。它是根据一定的哲学观点,并用历史的、逻辑的和比较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的。”[2]此类体系典型代表是刁培萼、丁沅编著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该书以辩证法为主线,探讨自然、社会、思维的发展与教育相互作用的规律性,力图从总体上把握教育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这部著作体系严谨又有所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的力作。
  第三类是西方教育哲学流派介绍。早期的有陈友松的《当代西方教育哲学》,还有后来的崔相录的《二十世纪西方教育哲学》。主要是介绍西方教育哲学的流派和观点,按时间的顺序梳理西方教育哲学的发展走向,为我国教育哲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2.学科体系的创新时期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对中国式民主模式中的民主与
    “中国式民主”要有自己的民
    “中国式民主”的求索
    中国式民主的关键
    关于“中国式民主”的基本价
    中国哲学范式建构的文化模式
    中国哲学还是中国思想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开创者
    一种真正的中国哲学是一种忧
    一种真正的中国哲学是一种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