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简述谚语的语义特征及其语法功能           
简述谚语的语义特征及其语法功能

简述谚语的语义特征及其语法功能

 摘 要:谚语是群众口语中那些广泛沿用和流传的、表达了实际生活经验或认识的、简练通俗的、具有句子形式的熟语。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一种特殊的词汇成分。与其他类型的熟语不同,谚语在语义上具有“说理性”,这一语义特征决定了它具有不同于一般词汇成分的语法形式和语法功能。
 论文联盟*编辑。

  1 谚语的本质特征
  简单的说,谚语就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借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因此,“说理性”是谚语区别于其他熟语类型的最主要特征。
  谚语的“理”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公理”,是对自然和社会中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现象的理性的、命题式的总结,具有“周遍性”。谚语的“理”是具有“周遍性”的“公理”,但谚语是以逻辑命题的形式去强化其所讲之“理”的真实性,这个“真实性”并不以客观真值为条件。因此,谚语的“理”也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因为如果从客观、辩证的角度看,这个“理”是片面的,而对于有认识局限的使用者们来说却是有道理的、正确的“常理”。养儿防老、同行是冤家、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西游》。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片面性不等同于个人的简单经验或个人的狭隘的“私理”。例如:
  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谚语的主观性表现在对事理的认识因侧重点不同而出现完全矛盾的结论。
  一醉能消万古愁—借酒消愁愁更愁。
  这表明谚语所言之理有其所指范围,在说话人来说,谚语所言之理的“周遍性”是指在所指范围之内此“理”毫无例外。因此,谚语所阐述的“理”不一定以科学道理为其真值条件,而是人们深信不疑的存在于语言中的“公理”,在交际中表现为被说话人作为无可辩驳的“公理&r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与动物有关的英汉谚语比较
    简单实用的饮食谚语6则
    浅析俄汉谚语中的文化差异
    浅说谚语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
    俄语谚语在俄语课堂教学中的
    浅析俄语谚语和俗语的对比研
    俄语谚语中动物形象的应用
    浅析俄语谚语及其汉译问题
    浅析俄语教学中加强对谚语的
    浅谈日语谚语中所看到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