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十七大党中央提出的战略目标,也是新时期高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心与方向所在。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此,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借鉴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在实践中还需要坚持正确的原则与方式。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三论文联盟www.LWlm.Com个主题
  马克思、恩格斯以实践为中介,在批判旧哲学抽象自然观的基础上,通过强调自然、人、社会的相互交织及其互动,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辩证关系。结合马克思主义文本著作以及目前有关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研究,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所包含的三个主题概括如下。
  第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統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首要主题。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无机的身体”。 [1]一方面,自然界对于人具有演化先在性。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前提性和制约性。因此,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統一。人与自然的共同存在、共同发展,是生态过程及其关系存在的前提。
  第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与統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附属主题。马克思指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的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1]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劳动,通过劳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建立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亦即在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物质变换关系,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经济过程与关系。这两方面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于人类的劳动实践过程和社会活动中,形成了生态关系与经济关系有机结合的生态经济关系。因此,实现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必须积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追求和创建先进的社会制度,使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系統协调进行。
  第三,人与自我的和谐与統一。人与自我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延伸主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統一,其中自然属性是实现人发展的基本方面,人要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还需要使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原因探析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的多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角下的
    马克思主义舆论监督原则中国
    党内表达自主是马克思主义的
    关于对马克思产权理论的认识
    浅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及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资源思想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现
    浅议马克思关于财富逻辑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