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文艺心理学》对音乐审美的阐述           
《文艺心理学》对音乐审美的阐述
歌曲,总是不得要领。要么听不出乐器的音色,要么始终在同一个地方唱错。而有些同学即使是听第一遍音乐,也能准确地捕捉到其中的情感;即使是听了一遍新歌,也能完整地唱出来。这就很容易看出欣赏能力的不同。
  
  四、欣赏的量与音乐审美的关系
  
   我们总认为,提高审美水平就要多听音乐,越是欣赏能力弱的人越要多听,以期达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朱光潜先生将听音乐者分为三类:l. 欣赏力弱者欣赏量甚少,欣赏的强度也甚小;2. 欣赏力平庸者欣赏量甚多,欣赏的强度却甚小;3. 欣赏力强者欣赏量甚小(因为慎于批评),但是欣赏的强度却很大(因为了解技艺)。
   第一种人也许天生就不喜欢音乐或者天生缺乏音乐细胞,所以平时极少专门抽出时间听音乐,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审美了;第二种人很多,大街上整天戴着耳机,腰挂MP3或CD机的人大多属此类,各

种各样的音乐都听,但作品都在同一个层次,因此尽管被称为“发烧友”,但欣赏水平却始终停滞不前;第三种人不是随便什么音乐都听,而是有目的、有选择的来听,所以听得格外仔细,欣赏的强度也格外大,如“疱丁解牛”一般将音乐的各个环节了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对于前两者,教师即使在课堂上加大欣赏量也是徒劳无益的,前者不愿听、后者听了也白听。我们倒是应该考虑经常给第三者提供一些经典的音响资料。
   作为一代美学大师的朱光潜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先生,虽然并非专业音乐家,但他在其众多美学著作及这本《文艺心理学》中,对音乐审美的论述是十分精辟和独到的,愿我们广大音乐教师多学习、多实践,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走向成熟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对中国明代与西方文艺复兴时
    舞蹈培训中心六一儿童节文艺
    论岛崎藤村文艺思想对中国现
    文艺理科与数字文科
    职业技术学院五四文艺晚会策
    2012五.四文艺晚会暨诗歌朗诵
    庆“五四青年节”专场文艺演
    2012五四青年节文艺晚会报道
    电视奇观节目:电视文艺晚会
    西藏革命文艺队伍中的豫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