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及其特征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及其特征
生活的全过程。”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对经济与政治间的互动关系做出的科学理论表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就是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一方面,个体通过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交往活动而创造了社会,另一方面,社会作为个体相互作用的创造物又制约和规定着个体的活动。既定的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并通过经济基础对生产力及其载体的巨大反作用,突出表现为社会存在对人的肉体、意识的决定和再生产。  
  其次,马克恩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种阶级理论,是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服务的。
  是否认为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具有阶级性,这是区分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和西方资产阶级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对权力与财富的争夺反映了两大国际性阶级之间的对抗,因为国家最终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仆人。这与现实主义的观点相左,现实主义认为,国家相对来说是自治的实体,它追求国家利益,不能把它归结为任何阶级的特殊利益。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涉及三个基本层次:
  一是用阶级分析来解决理论问题和指导革命实践。阶级分析在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和理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马克思指出,每一种生产方式都明确地划分了一对对立的阶级,即生产者阶级和剥削他们的非生产者阶级,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并且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
  二是肯定阶级是国际政治的主要行为体,即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总是寓于阶级关系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确认国际政治包括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两条线。马克思认为,虽然国际政治具有民族性,但资本主义时代的主要矛盾不是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而是阶级矛盾,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国际性阶级

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与斗争。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国际社会“两个起决定作用的阶级”,充当了国际政治的主要行为体。它们作为国际性阶级,主要是说它们的经济状况是国际的,它们相互敌视也是国际的。马克恩和恩格斯亲自组织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以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对抗资产阶级的国际联合,充分显示了两大国际性阶级在国际社会中的主要行为体作用。
  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试论“国学热”对马克思主义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历史观:人类解放的政治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新闻传播活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
    浅论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中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
    从苏联马克思主义到文化马克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
    《马克思》700字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