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对中国电影产业的观察与思考           
对中国电影产业的观察与思考

对中国电影产业的观察与思考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景丰拍摄了戏曲片《定军山》,标志着我国第一部电影的诞生。此后,中国电影走过了百年的历程。在这百年中国电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电影从无声、单机、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环绕立体声巨幕电影,经历了三次产业发展时期。
  第一次产业发展时期是1922年—1937年。上世纪20年代,资本家瞄准了电影这一新兴行业,纷纷投资。张石川、郑正秋、黎民伟等电影先驱者们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猎了电影行当中的创作、制片及发行、放映几个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为标志,电影公司的数量迅速增长,到1926年,中国共开设175家电影公司,仅上海就有141家。经过大浪淘沙,进入上世纪30年代,“明星”、“联华”、“天一”三大公司以其独特的经营方式浮出水面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与此同时,三大公司不同的制片策略也为中国电影奉献了不同的艺术形态,“明星”是“长篇正剧”的鼻祖,“联华”是“文艺片”的源头,而“天一”则把“稗史、神怪片”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些影片的类型至今仍在延续。编辑:www.ybask.Com 。

  与三大公司作为制片业代表同步的是,发行放映业的不甘落后。出现如“华北王”罗明佑等垄断发行放映的大亨。1937年后,上海电影业因时局波动而变化,以“明星”消亡、“联华”解体、“天一”南迁为标志,老电影业逐步消亡。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黄金岁月和产业蓬勃时期在炮火中戛然而止。
  中国电影第二次产业时期是从1949年到1966年。这一时期国家电影制片厂和私营电影制片厂完成了大规模体制建设和调整,出现了一系列优秀的导演和影片:成荫的《南征北战》、水华的《林家铺子》、凌子风的《红旗谱》、谢铁骊的《早春二月》、谢晋的《芙蓉镇》等等。
  中国电影第三次产业时期是从1978年至今。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电影业首先针对自身的产业痼疾进行了改革,并重新审视市场的作用和力量。进入21世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中国电影:向世界展示中国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歌
    中国电影产业“拥堵”在瓶颈
    鸳鸯蝴蝶派文人与早期中国电
    中国电影“酒香也怕巷子深”
    中国当代美学的“非美学”担
    2012中国数字音乐风“云”迭
    民主社会主义在中国——民主
    中国元旦节之由来
    中国百姓的奢侈品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