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探讨文明对话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           
探讨文明对话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
  随着苏联解体,美苏冷战的结束,打破了世界“两极化”格局,世界形势朝着多极化的格局发展,构建世界新秩序需要文明对话。新形势下,后现代文化格局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时代的焦点,是世界各国各民族都要面对的新的挑战,整体思维是全球化时代的产物和要求,它提倡一种更加博大的胸襟和开阔的视野以及全世界休戚与共的思维意向,引导出哲学或宗教的最终思考。在整体思考中,需要以文明对话为指向,文明对话是建立在整体观念上,找寻某种价值的统一或人类共识。“历史终结论”和“文明冲突”论激发着文明对话的出现。文明对话的提出对于构建世界新秩序,发展一种新的全球性的伦理,探寻世界文化融合,构建世界文化共同体有着重要意义。
  二、文明对话和当代中国哲学建设
  当代中国哲学正处在反思过去和寻求突破的时期,由于传统的学科分割形式和研究领域固步自封形成的僵化观念及习惯方式,严重地影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哲学体系的重组和构建需要开放的胸襟、包容的气度、以及不断的自我反省和调适,而开展“文明对话”无疑是中国哲学建设的必经之路,只有在“文明对话”的锻淬和互动中,中国哲学才能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获得进一步发展。下面,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文明对话中中国哲学的建设。
  (一)进行文明对话要明晰自我身份
  文明间的紧张关系与对话者僵硬的身份有关,文明对话是为了消除文明间的紧张。身份性是各文明进行对话的基础,没有身份没有差异,对话就多余了,因此身份是不能完全消除的,对话首先要明晰自我身份。中国哲学身份一直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依据西方哲学体系、模仿西方哲学形态而构建的中国哲学,染上了太多西方的底色,“西化”色彩较重,没能成为民族的精神力量和源泉。中国哲学模仿者的身份及“小学生”的地位决定了它的谦恭和卑弱的姿态,中国哲学系统中的知识构建有的还达不到17世纪时西方哲学的水平,由于身份定位的限制和后天受到意识形态强制以及政治社会的支配等影响和长期封闭的环境,导致中国哲学没有一个好的定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能不感到力不从心。因此,中国哲学要进行文明对话,首先要明晰自我的身份,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从新角度探讨铁路施工企业成
    会计生态文明下的会计生态审
    探讨房地产经济管理的现状
    浅论医学院校新生教育的探讨
    简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应重点
    简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应重点
    探讨公路项目声环境监测与评
    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中的
    探讨我国当前公司简易合并程
    浅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