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探讨文明对话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           
探讨文明对话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
二)中国哲学身份重构中的反思
  由于中国哲学亦中亦西又不中不西的模糊身份以及步亦趋地追寻西方哲学,造成了当代中国哲学的局限性和弱势。近20年来,中国由于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我们的民族意识正在觉醒,呼唤我们重新评价和认定自己的文化,这是一个耗时长且艰巨的任务,需要不停地协调和西方的文化的关系。在身份重构中,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经学、先秦诸子以及释道二家等,原有的系统被打破了,思想之间的有机联系已不存在,失去了实质性的身份,因此,这不仅需要我们对传统的中国哲学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原”还要一边做清理一边找寻新的解释。
  中国哲学思想主体性复位以及身份的重构有很多困难。一方面我们要反思百年来中国哲学的构建和发展历史,并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非其所非、是其所是,要从根本上打破中国哲学的局限性,以走出当前困境;另一方面我们又要积极面对全球化挑战,找寻合适的身份以以及新颖的表达方式,化解地方知识困境,把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带到世界大舞台之中。我们要打破“西优中劣”、西高中低”、
  “西体中用”、“以西释中”等固定思维的影响,要摒弃以西方为中心的陈词滥调,将我们的思想从传统欧洲中心论中解放出来,进行精神创新和思维想象。又不能一味排斥西方,中国哲学要在同西方文化互动的关系、在更大的范围中以及更加细致的层面上展开,要回归经典,为我们的精神找到可以栖息的家园,要梳理、诠释古代典籍,把遗失的思想果实找回来,把断裂的思想连接起来,但也不能回到原来“皓首穷经”的老路,我们要同时代脉搏紧密相连,要具有全球化的视野,要让中国哲学不断走向世界。

  (三)中国哲学要通过对话走向世界
  从中国哲学近百年来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大量借鉴吸收西方哲学,出现了“西哲东渐”的盛大状况,形成了众多流派争鸣的活跃场面,马克思哲学从中脱颖而出,在百转千回中不断探索新的道路,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诞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哲学不断发展成熟,最终成为中国社会主导性的意识形态。与此同时在和外来哲学的碰撞中,中国传统思想发生了巨大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从新角度探讨铁路施工企业成
    会计生态文明下的会计生态审
    探讨房地产经济管理的现状
    浅论医学院校新生教育的探讨
    简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应重点
    简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应重点
    探讨公路项目声环境监测与评
    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中的
    探讨我国当前公司简易合并程
    浅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