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书信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党建工会 >> 记要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浅谈成文法局限性           
浅谈成文法局限性
[摘要] 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是当前法院工作的一个中心议题。中国是一个典型的成文法国家,审判主要依据成文法进行,成文法虽然有着巨大的优越性,但同时也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局限性,且在我国现阶段表现得较为突出,严重困扰着立法和司法。因此对成文法局限性的认识与克服对提高司法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立足于中国现实,着眼于中国古代和世界范围,从理论和实务的角度对成文法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并对克服手段及中国目前应注意的几个突出问题进行研究,以期能给对新时期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作用的司法能力建设有所裨益。
[关键词] 成文法 局限性 认识与克服
成文法(written law)也称制定法,是由一定的国家机关以国家的名义,依照特定程序创制的,以文字的条文作为其表现形式的法律的总称,它的文本通常被称为法典。成文法的出现与繁荣是历史的必然和进步。我国从春秋战国时制定公布成文法以来至今,一直是一个成文法国家。世界上在欧、美、亚、非洲及一些特定的地区,采取成文法制度的大陆法系国家很多,即使在采取不成文法(unwritten law)制度的英美法系国家中,成文法也占相当大的比例。成文法以其明确具体、稳定(严格的修改废止程序)、较好的预防作用、有利于社会的安全自由及改革等优越性在法制史上独树一帜,然而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成文法从诞生时起就带着巨大的阴影——局限性如影随形地伴随着它,困扰着制定和适用它的国家和人们。这是一个永恒而沉重的历史规律和现象,在大力加强司法能力建设的今天,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LocALHost
一、对成文法局限性的认识与克服是中国古代
法制史上的一个沉重话题
(一)理性而正确地认识“制律—补律—代律—破律”的周期律。
中国历史上的特别是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几乎都在建国之初由皇帝亲自主持,倾举国律学才俊之力、汇集历代律典之精华、精雕细琢制定出一部精致完备的法典作为“祖宗成法”,让后代信守,且不容做任何修改。从《法经》肇始,到《秦律》、《汉律》、《唐律疏议》、《宋刑统》、《大明律》、《大清律》等的制定都是如此。《宋刑统》是开国皇帝赵匡胤首肯的宋代第一部法典,历代君主都不敢轻易改变;《大明律》定本后,朱元璋命令子孙嗣君不得更改,“群臣有稍议更改,即坐以变乱祖制之罪”。(1)然而,这种超刚性的“完美”法典,适用不长时间,后世皇帝就冒着“不孝”的指责,先是“以敕(例)补律”、“律敕(例)并行”、随后“以敕(例)代律”、最后干脆“以敕(例)破律”了,基本上形成了周期性的规律,(2)成为中国法制史上的一个奇特现象。
对这种现象,几乎所有现行的中国法制史教科书都持批判态度,认为是“造成了混乱,破坏了法制,产生了恶劣后果”。孰不知这是由成文法的固有局限性造成的,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有其必然性和正确性。因为从开国之初到王朝的中后期,少则几十年,多则成百年,法典适用的政治经济条件已发生了很多变化,“祖宗成法”已不能解决当时的新情况,然“定律不可改”,虽经过如“成祖诏法司问囚,一依《大明律》拟议,毋妄引榜文条例为深文……成化元年又令谳囚一依正律,尽革所有条例”(3)的痛苦挣扎,但最后都不得不走“破律”的历史老路,特别是在不得不变法的特殊时期,“破律”更是必然——北宋编敕142种,其中神宗时期64种,约占总数的一半,敕条之多、规模之大,远超历代,盖因神宗时期面对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不得不任用王安石变法。敕、例因其针对性强、灵活、便捷的特点,能迅速适应大量新的复杂情况,不失为有效的办法,故历代都用之不疲。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理性而正确地认识。
(二)中国古代对成文法局限性的认识。
古人并不比今人愚笨,先贤对成文法的局限性早有认识,如《吕氏春秋》中就有精辟论述,(4)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还创造了“刻舟求剑”等成语,批评“以死守法”,提倡“因时变法”;韩非的“法与时转则治”等都是至理名言。统治者对此也有认识,如宋神宗从改革角度出发,宣布“律不足以周事情,凡律所不载者,一断以敕……而律恒存于敕之外。”
(三)中国古代克服成文法局限性的成功经验与历史教训。
1. 法律形式的多样性。中国历代的法律形式从来都不是单一的“律”,而是多种形式并存,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法网体系。如秦朝的令、制、诏、程、课、式、廷行事,汉朝的令、科、比,唐朝的令、格、式、敕、典、例,宋朝的敕、令、格、式、断例、指挥、申明、看详,明朝的令、诰、例、诏等,都是对基本成文法“律”的补充。其中有的是通过立法,用成文法的形式补充,如敕、令、格、式、典、例等,有些则是用不成文法的形式补充,如廷行事、断例等,“律所不载,然后用例”。比也是常用的手段,“其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5)汉律中有“决事比”,《唐律》五百条,向称完备,也有类推,《清律》中亦规定:“律无正条,则比引科断。”上述诸种法律形式并用,相互补充、完善,使整个法律体系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一定灵活性,更好地发挥了法律作为社会调节器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2. 实质为道德和习惯法的“礼”是极其重要的法源。礼是中国古代法文化的核心,经过汉代的“春秋决狱”,魏晋南北朝的“引礼入法”,直至隋唐的“一准乎礼”,浸透在中国古代法律之中,“礼法互补,综合为治”。《唐律疏议》开篇就明确宣布:“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阳晓秋相须而成者也。” 封建统治者并将许多原属礼的规范赋予法律的形式,同时礼也是调整民事关系的重要工具。
3. 重视法律解释。汉代法学是从经学中发展而来,自董仲舒开“引经决狱”之先河,两汉名儒皆以“经义决狱”为时尚,如公孙宣、郭令卿、马融、郑玄等十余家学派,竞相以儒家经义解释法律。晋代杜预、张斐为《晋律》作注,并说:“今所注皆网罗注意,格之以名分,使用之者执名例以审趣舍,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上一个党建工会:

  • 下一个党建工会:


  • 看了《浅谈成文法局限性》的网友还看了:
    [记要]浅谈不当得利
    [三农问题]浅谈加强农业项目资金管理
    [记要]梁冰冰——浅谈诉讼时效的几个问题
    [记要]浅谈如何加强高速公路收费站所效能建设
    [记要]浅谈区级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
    [记要]论文:浅谈如何提高执行力
    [记要]浅谈拒执罪的客体要件
    [记要]浅谈股权执行的理论依据及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记要]浅谈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
    [记要]浅谈民法中诚实信用原则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

    记要
    普通党建工会北安法院审理交通肇事案件的统计
    普通党建工会政府常务副区长向人大常委会作供
    普通党建工会国土资源局政务信息公开半年工作
    普通党建工会119消防安全宣传日国旗下讲话稿:
    普通党建工会小学五年级端午节手抄报(二)
    普通党建工会高三国旗下讲话:我运动,我健康
    普通党建工会国土资源局机关开展创优争先活动
    普通党建工会论文观点:让“创先争优”成为广
    普通党建工会再谈会风改革
    普通党建工会法律专业的毕业论文下载
    普通党建工会用哲学思维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普通党建工会乡镇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党建工会
    普通党建工会[记要]“十一五”以来优抚工作
    普通党建工会[政府政务]在防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普通党建工会[三农问题]加强基层农业科技人才队
    普通党建工会[政府政务]在全市农业综合开发总结
    普通党建工会[记要]工商联合会商会个人总结
    普通党建工会[政府政务]商务局领导创卫工作会议
    普通党建工会[思想汇报]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普通党建工会[政府政务]县领导在全县土地三项整
    范文大全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2010年幼儿园毕业典礼上
    普通范文[检讨书]大学生擅自校外租房的检
    普通范文[个人简历]娱乐高级人才简历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现状思
    普通范文[零八零一]财政系统爱岗敬业讲奉献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县水利局安全生产月活动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中小学生赠送给老师的教
    普通范文[规章制度]湖南三九唯康药业有限公
    演讲致词
    普通演讲[竞聘演讲稿]支委竞选演讲稿
    普通演讲[主持词]冯尚益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普通演讲[开业开幕]歌咏比赛开幕词
    普通演讲[生日祝福范文]看看你的生日花(每一天都
    普通演讲[婚丧致辞]婚礼当天的全部程序
    普通演讲[主持词]婚礼司仪主持词和答谢词
    工作范文
    普通公文方案[申报材料]县职业教育工作总结
    普通总结[工作汇报]财税高校生税务局实习汇报
    普通汇报体会[学习体会]师德学习体会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先进性分析
    普通党建工会[国庆范文]教师庆祝祖国60华诞演讲稿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普通总结[述职报告]2010年教师年度述职报告范
    普通汇报体会[心得体会]地税员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统战系统如何做好非公有制
    普通领导讲话[思想宣传]×矿思想*工作情况通报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的财
    普通总结[个人总结]课题成果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