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服务器,或应用如rtsp ( real timestreaming protocol)的实时协议,即为实时流式传输;使用http服务器,文件即通过顺序流传输。多媒体属性库存储管理方式利用了传统文件系统自身的特性,系统开发比较简单。多媒体文件存储在媒体服务器上,通过流媒体服务实现网络传输,有利于系统的移植,也利于gis空间信息、多媒体属性信息的分开应用。当然,媒体流服务的搭建比较繁琐,具有一定的难度。
2.3多媒体数据库存储管理方式
多媒体数据库存储管理方式将多媒体数据集成到数据库系统中进行管理。多媒体信息数据以二进制的方式存放到数据库中,通过目标关键字与空间对象关联。目前主流的gis应用平台也支持相应的解决方案,如supermap的sdx+引擎、arcgis的sde引擎,都是基于关系型数据库(如oracle , sqlserver)存储空间数据的,可以在其建立的gis专题属性表中直接建立用来存放多媒体信息的字段(如oracle中用blob类型的字段,sql server的image类型的字段),然后将多媒体信息流化存储到该类型字段中。用户播放时,首先将数据从数据库中读出,然后写入文件,再提交其他控件或者第三方api播放。
多媒体数据库存储管理方式将多媒体数据和空间数据统一存储,管理较容易。数据库把多媒体数据作为它的一个属性来存储,可以存储数据量很大的多媒体信息。由于这种方式是将多媒体信息流化存储,应用程序的设计和代码编写较为复杂,读写操作相对繁琐,同时不便于空间数据和多媒体数据分开应用的实现。当多媒体信息数据量很大的时候,应用程序从数据库中读取数据需要花很长时间。
3应用实例
多媒体信息存储和管理的三种方式各有特点:第一种实现简单,但不便于管理;第二种应用灵活,但媒体流服务的搭建繁琐;第三种便于管理,容易实现。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存储和管理方式。笔者选用了第三种方案,基于gis二次开发组件和c#编程语言,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多媒体gis应用系统。
该系统采用c/s模式架构,后台应用supermap的sdx十创建空间数据库,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存储并管理多媒体数据(图1),多媒体数据和空间数据采用分离组织方法进行存储。其连接的实现方法是将大量的属性数据和多媒体数据存入数据库中,空间数据和这些数据之间通过惟一标识码来连接。

数据库中图片和视频、音频等都设为image数据类型,多媒体信息以二进制流的形式存储到数据库中。多媒体数据的存储基本思路是,将图片、音频等转化为二进制字节数组,然后将二进制字节数组存放到数据库实现存储过程。多媒体数据的读取和存储操作相反,用户点击对应景点后,系统通过惟一标识码到多媒体数据库中查询到对应记录,然后将二进制字节数组读取出来,转换成多媒体文件,从而实现多媒体信息显示。

图2所示为本系统的信息播放视图。当多媒体信息量较多时,系统从数据库中读取多媒体信息所花费的时间较长,用户需等待多媒体信息读取完成后才能浏览。要解决此问题,可以分段读取数据,读取一部分数据就开始加载显示,在用户浏览的同时系统从数据库中读取剩余部分数据并加载,从而实现多媒体信息的高效检索和连续播放,提高gis系统的效率。
4结束语
多媒体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为gis提供了一个更加形象的表现方式,使得gis能够更直观、更清晰地表现地理信息及其相关信息。如何解决多媒体信息在gis中的存储和管理是gis研究的一个热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gis中多媒体信息的存储管理的三种方式,并对每种方式的实现方法、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对gis中集成多媒体信息提供一些借鉴。随着理论研究的完善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多媒体信息集成到gis中的技术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