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工科论文 >> 工程建筑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低技下的材料演绎           
低技下的材料演绎
界面更为简洁,空腔的运用则让室内有良好的热工效果。为了室内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劳里·贝克在整片砖墙的多个位置采用了由下至上且贯穿内外的哥哩砖墙⑤ (Jali)镂空方式,内外砖墙中这种小而密的对位镂空方式一方面获得比局部开窗更为良好的通风效果,另一方面也能使进入室内的光线变得均匀而柔和。最终整个占地面积为1000m2的莱约拉礼堂的建造费甚至低于建造前的预算⑥,成为运用地域性建造方法和材料降低造价的典例。
 
  3.2运用圆形
  劳里·贝克在大量的创作实践中表现出对圆形体量的偏爱,这主要来源于他对热带地区常见的植物——椰树和竹子的思考,圆形的体量不仅能与周围的环境在光影下产生共鸣,而且是建筑中良好的受力形态。
  印度咖啡连锁店(Indian Coffee House,1989)
  位于特里凡德朗火车站对面的印度咖啡连锁店坐落于前后相差半层高差的基地上,这小小的基地条件激发了设计师以螺旋形的圆柱体(图5-6)充分利用高差的同时在城市火车站前的门户广场中以中观的体量形成地标性建筑。建筑的结构,空间,形式配合得浑然一体,同时由于尺寸推敲的恰到好处,使建造的逻辑变得清晰而简单——作为横向连接结构的螺旋上升混凝土楼板架置在中间的圆柱形墙筒和外围的砖墙之上,巧妙的结构使整个建筑同样不需要任何的混凝土梁柱作为支撑,建筑师以简单而稳定的结构表现出一种动态的形体。在繁华的闹市中插入这个匀质的圆柱形体量,仿佛是建筑师希望在城市中唤醒人们回归到对自然形态思考。
  发展学习中心的计算机中心(Computer Center in Center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71)
  劳里·贝克对圆柱体作出了原型的提取与重组,发展出直立弧墙。从力学的角度分析,直立弧墙同时具有平面和肋叠加的作用,能够增强整体刚度(图7)。
  在计算机中心建筑中,连续重复的单曲面外墙是为解决建筑问题而产生的形态概念。首先,建筑平面按照周围场地的约束生成了不规则的曲面形状,以一砖厚的承重墙确定了建筑的支撑结构,在需要严格空气质量的机房安装可开启窗扇;然后,按照承重墙的轮廓往外扩大50cm,再砌筑一片半砖厚的哥哩砖墙作为遮阳通风的作用。双墙的处理等于把承重结构与主要维护结构分离,因此作为外围护结构的哥哩墙必须能够自承重否则会造成材料的浪费。劳里·贝克把外围护墙体设计成半径为1.5m的60o劣弧形砖墙的重复,单片墙体的最高处达到4.5m(图8-9)。
  在这个设计中劳里·贝克利用地域材料和简单的建造方法实现了现代建筑复杂的功能要求,并使建筑得到创造性的表达形式。
  3.3转译意象——莱约拉女子宿舍(Loyola Women Dormitory,1971)
  莱约拉女子宿舍是一座为教会女学生提供住宿的地方,在这个以宗教信仰为法则的宿舍内,劳里·贝克把这个祈祷的小礼堂安排在入口门厅的上方作为教徒祈祷的场所,并成为整个场地中最高的建筑——两层高的塔楼。而在礼堂的处理中,劳里·贝克首先在轮廓比例上参考了当地著名的Padmanabhapuram宫的主塔楼,在首层中的两角往室内缩进形成二楼出挑的效果,而二层则用砖砌的肋墙转译宫殿中的斜撑木肋元素并兼顾了遮阳的作用,屋顶以四个方向的小角窗几何化了传统的元素。最终,宿舍中礼堂的轮廓和意象(图10~12)都以设计者的建筑语言对传统进行了延续和发展。
  
  3.4刻画细部
  精致细部的追求更多地存在于高技派的讨论范畴,但劳里·贝克同样以乡土性的地域材料表达出对细部的生动表达。
  哥哩砖墙(Jali)是劳里·贝克通过对印度传统石砌哥哩墙的转译,不仅传承了传统中通风和保持私密性的优点,同时以更高效的方式利用地域材料创造更丰富的细部。在教堂的室内,通过对光的控制和过滤,劳里·贝克利用哥哩墙的洞口形成了神秘的宗教气氛(图13);在一所小学活动室中,哥哩砖墙转变了砌筑方式利用光影形成了活跃室内空间的元素(图14);在楼梯间中,均匀的哥哩墙暗示着匀质空间的走向(图15)。
  在能效比(COST EFFICIENT)观念的驱动下,劳里·贝克主张对材料的再利用。被丢弃的玻璃瓶被重新嵌入到墙体中,成为了室内的点睛之笔(图16);海岸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会计研
    东道主效应下的“主场营销”
    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下的工业设
    高校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
    孟子“性善论”影响下的现代
    新闻传媒下的蒋介石祝寿文化
    浅谈教育学视角下的音乐教育
    公共新闻视阈下的社区新闻实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
    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多党合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