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减负 任重道远 |
|
|
新一届中央政府十分关注“三农”问题,面对农村穷困、农民增收趋缓、城乡收入差别越来越大的客观实际,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减负就等于增收”,把农民减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全面开展农村税费改革,确定了五年内全部取消农业税的税改目标,同时出台了粮食直补、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建设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受到了亿万农民的真心拥护,也确实使广大农民切实受益,做为一名直接从事税改和减负工作的实践者,我们深深理解中央对农民问题的关爱之情,但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体制分割和政策税弊,即使农村税改五年内如期到位,如果不在农民减负工作方面下功夫进行综合治理,农民的不合理负担依然沉重,中央的减负促增收的初衷仍很难实现。对此,我们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谈几点体会。 原有的国家农业税赋只占农民不合理负担的十分之一左右,农村税费改革只是减负的开端,减负的重点是“治乱”。 我们运城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税改前国家农业税征收总额是14164万元,人均34元。据我的初略统计,税改前农民的各种其它不合理负担总额约20—30亿元,人均 500 元以上,是国家农业税赋的十多倍,其中主要有以下十多类: 一是农业特产税。农民调产增收本是合情合理的一件好事,就像企业技改调整产品一样自然,但企业调产还可能有国家扶持的技改贷款,农民调产种果种菜却要增加农业特产税的调节税税目,这种税赋使运城全市农民最高年多纳5000多万元,人均12.5元。 二是搭车加价税。如电业部门说果园收入高,浇果园菜园要按非普工业电价收费,每度电加价0.16元,仅此一项全市年均加收电费亿元左右,农民人均24元。lOCalHost 三是教育产业化政策造成教育乱收费。农村平均每个家庭约有一个中小学生或大专学生,由于农村环境条件苦,待遇低,国家公办教师不愿到农村去,农村幼教、小学不但要负担学生的学杂费,还要负担教师的工资。在教育兴国、教育产业化、“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社会潮流下,农村有条件无条件都要集资建校、集资盖教学楼,这样每个家庭平均多支付在教育集资、教师工资、教育收费方面至少在两千元以上,按从幼教到高中毕业平均受教育10年计算,全市农户年均在200元以上。如果说中小学集资建校后的社会资产还留在农村,为农民多添了一项公益资产的话,那么,在教育产业化政策引导下,大专院校的高收费所扩张的教育资产却留在城里,与农村无缘。运城每年输送大中专学生近万人,按平均每生每年收费4000元计,平均学制四年,10年需从农村向城市教育产业输资16亿,全市农民人均400元。 四是基础建设。城里的街道马路、花草树木、公园喷泉、路灯广场等等,都是国家投资,市民受益,甚至北京等市还有种种名目繁多的补贴政策,这都是花的公共财政钱,但农村的架桥铺路、吃水、用电等基础设施都是农民集资,仅修路、打井、用电三项基础性建设投入,全市400万农民人均至少在500元以上。我市芮城县阳城乡有一个农民在村民集资打井失败后,决定自己承担风险打井,历时十余载,请遍了晋、陕周边的多个打井队,钻了五个三百米左右的窟窿,至今投入几十万,负债近百万,仍在苦苦奋斗着,希冀成功,这是农民的无奈挣扎。 五是农用车的重负。目前农村代替车马的重要劳动工具是农用三轮车,几乎家家都有,全市约在40—50万辆之间,但由于国家规定的税费繁多,有车辆购置税、牌照费、驾证费、运管费、养路费等,一台半吨位的农用三轮车,车价只有4000元左右,手续办齐就需缴各种税费1700元,以后每年还需1000元左右的规费才能合法上路,这要相当于一个家庭10亩小麦的纯收入,我市人均土地不到二亩,也就是说,如果是一个种粮户,全年收入不够一台农用车的税费,这还不算养车的油钱、购置、折旧、维修在内,那么,农民的选择只能是要么不交税,要么不买车。所以全市农用车多数没有合法手续,形成了交警、农机监理、交通运管等多家征管人员查罚追撵,农民开车提心吊胆,车毁人亡的悲惨事故屡有发生。据我们调查,农民无手续车非常普遍。因无力办全手续,只能塞点钱求情放行,差不多每辆无手续车每年都得上百元“买路费”。 六是乱罚款。计生罚款有国策,谁超谁认罚,这点农民只能“认”了。但宅基划了,是干部点的头,乡里拿的证,过几年清查出面积超了要罚款。开个砖瓦窑,环保上说空气脏了要罚,土地上说手续没全要罚,文物上说未经文物勘探要罚,矿产上说取土取的是粘土矿也要罚,还有工商税、税务税等。老百姓说:“啥都不干没饭吃,你要干点啥吧,又有那么多人要吃你”。就是到派出所换名都要交几十块钱,还不给票。农民一年各种有名目没名目的似收似罚的负担,平均每个家庭也在百元左右。 七是报刊征订摊派。都说是党报、党刊是宣传国家政策,非订不可,但老百姓负担了报刊费,却看不上报刊是不争的事实。据调查,各种报刊摊派征订,平均每户农民年负担各种报刊杂志费约在20元左右。 八是土地流失的变相负担。近几年城市的发展,有一种经营理念,叫做开发增值。但增值靠的是农民的廉价土地,土地的增值收益却不是农民,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更让农民费解的是一些名实相悖的形象工程也成了农民的负担。如海南开通的“绿色通道”,是争取国家给海南农副产品进京北上开了一条铁路“通道”,一路绿灯,运费低廉,让海南农民着实受益;山东、河南、陕西等省的绿色通道是让运送农副产品的车辆畅通无阻,减免各种费税;而山西前几年也建一条“绿色通道”,却是在大运路两旁栽植几十米宽的绿化带。农民的良田被占了,负担却摊到地方各级,实际上最终还是摊在农民头上。这种种土地直接间接的流失减值,实质上是一种看不见的不小负担。 九是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城里人有各种各样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农民不但没有,还要承受医药高价盘剥之苦。现在农民看病难不是一般的难,是用生命在做抵押,许多农民无奈地选择是:牲畜病了还得治,因为还要靠这猪、羊、牛赚钱养家,小孩病了也得治,还要靠孩子将来圆父母未了心愿;但 [1] [2] [3]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三农调查报告 下一个论文: 在全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
|
看了《农民减负 任重道远》的网友还看了:
[免费范文]浅谈产业集聚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法律论文]试论新生代农民工消费习惯与消费心理研究综述 [法律论文]浅谈产业集聚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法律论文]试论我国农民环境权的法律保护 [法律论文]试论我国农地征用中对农民利益保护的法律思考 [免费范文]从“边缘人”到“新市民”:传媒与新生代农民工的 [免费范文]资讯时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 [经济论文]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企业管理]山西省农民收入来源与结构分析 [经济论文]交易成本视角下的农民工劳动关系解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