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新招”,是金点子还是馊主意? |
|
|
主持人:各位好,欢迎来到《央视论坛》。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很多反腐新办法,这些办法有的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也有一些起到的效果可以说是事与愿违,被人们称做是“反腐馊主意”。到底是金点子还是馊主意呢,今天我们就来论一论。演播室请到的是社科院社会学所的邵道生教授,还有特约评论员韩敬山先生。 反腐新办法之一:廉政账户 退赃账号 近几个月来,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廉政账户、退赃账号又在一些省份开通了,有的地方还明确规定,对在规定期限内主动并如数退赃者,无论职级高低,无论问题大小,无论问题将来是否暴露,一律不给予任何处分,一切待遇不变。 主持人:说到廉政账户,退赃账户,应该说并不是第一次听到了,很多年以前就有这个东西的存在。我们就看退赃账号这个实践,应该说它的出发点也是好的,因为客观来说有助于把一些款项回归到国库中去。但是我们看到根据实践经验,似乎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因为它表现出特别明显的季节性,反腐风声一紧,里面的钱钱明显增多,但是风头只要一过去,里面的钱明显减少。我不知道两位看完相关的新闻后做何感想? 邵道生:这个题目本身,这个结论我认为基本上违反了刑法。 主持人:有这么严重吗? 邵道生:当然有这么严重。你想想,你受贿了几万,十几万,几千万,这本来就是触犯刑法的事情,这是法律管的事情,结果他退出来,就可以免去了,那法律干什么?你说法律有什么用,他是另搞一套,用这个制度来代替法律。localHoST 韩敬山:廉政账户是什么样的背景下成立的呢?是别人给我钱,但是我又实在要不了这个钱,我想退,但是我没地方退,于是这个政策或者这个账号就应运而生了,实际上是解决我的这个难题。但是现在慢慢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东西已经把它的本质,原来的涵义已经变了,变到什么程度呢?变成了腐败分子的一个保护伞。 主持人:是不是可以把它理解为实际上有了这条政策之后,这些接受别人贿赂的人,有一条心理的保险锁,反正有这么一条退路,你查出来了,反正你说不计前嫌,那么我就把钱退回去了。 邵道生:你想查了,快要查到我头上了,我赶快把它吐出来,而且先吐一点点,看看你的反应怎么样。 韩敬山:前一段时间锦州监所检查处的一个处长收受了十万元的贿赂,风声来了,公安局要查他的时候,他赶快就把钱存到了退赃账号上,但是他目前,据我所知,仍然要给他定罪,他就反诉,他说我已经把钱放在这个退赃账号上了,为什么要给我定罪呢,出现了这样的一个结果。 主持人:是反腐败还是帮着腐败? 韩敬山:古人说的一句话,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实际上这个政策的出台,就是想让鱼和熊掌都能得兼。又想腐败又想没风险。所以廉政账号变化的结果就是迎合了贪官们的心理,或者官员们的心理,退赃账号就成了他们一个名正言顺的心理或者事实的保护伞。 邵道生:我们现在都说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这个法绝对是第一位的东西,但是它不是,以它的政策来治理,这样行不行?所以我认为这实在是荒唐的。 反腐新办法之二:妻子监督丈夫 孩子监督父母 2004年4月,某市区纪委筹划了“小眼睛盯大眼睛”的活动,向小学生颁发聘书,试图通过孩子们的“小眼睛”对其亲生父母的行为进行监督,防止家长贪污腐败行为的出现。 2004年7月,某市委组织部下发文件,在全市聘请15个党政一把手的妻子担任监督信息员。检查和监督丈夫在8小时以外做些什么,并随时向组织部门反映。 主持人:我们一直说夫妻本是同命鸟,现在我们看好像生生要把同命鸟拆散,用一只鸟监督另外一只鸟。这可行吗? 邵道生:出台这个措施根本不了解中国的国情,根本不了解当今腐败发展的趋势。当今腐败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家族式的腐败,老婆、孩子,包括他本人都腐败,家族腐败成为当今腐败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我们应该千方百计地去治理家庭腐败,怎么能够出台这样的政策,让自己的孩子来阻止腐败,怎么能让老婆阻止腐败,我不知道出台这个政策的当地的一些官员,他的脑瓜子里究竟怎么想的。我也不知道他对中国当今腐败的形势、特点,他是怎样看的,压根就不是这么回事。 主持人:我们从慕马大案里就可以看到,慕绥新他在前面弄权,老婆在后面帮着点钱,谁监督谁?如果让妻子盯丈夫的话,除了能避免一点包*,其他好像都不大可能避免,因为他们毕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韩敬山:我想从孩子监督父母这个角度来考虑。孩子其实就是我们说年龄小,小眼睛怎么去监督父母这个大眼睛的问题。孩子非常小,心灵还没有发育得很成熟,就把他的父母当成一个假想的敌人,他父母白天干什么,他知道吗?他并不知道,但是他回家了之后,他的孩子如果假设从他的门缝里偷偷看。 主持人:跟防贼似的。 韩敬山:就想跟防贼一样,看父母在干什么,父亲在干什么,母亲在干什么,偷听他在说什么,就会造成父母跟孩子之间心灵已经扭曲了。 主持人:这样的孩子成长起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品性? 韩敬山:我觉得孩子就疑神疑鬼了,他对任何事情都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父母可以说是他最重要的亲人,他连他的父母都不相信了,你想想放到社会上来说,他能相信社会上的其他人吗。 邵道生:恐怕还不仅仅是这个问题,而且违背了一般的心理发展的规律。孩子,小学生,甚至说初中生,应该说他的评价社会的能力还处于比较幼稚的阶段,腐败是什么东西?腐败这个东西是官场上的最复杂的暗箱操作的结果,你想一想,让一个很幼稚的孩子要去监督社会当中最黑暗的权术,可能吗?从这个规律来说他能不能达到这一点?他不能达到这一点。 主持人:再有他父母要真是做出什么贪污腐败的事情,能让他孩子知道吗? 邵道生:如果我是一个腐败官员,当我的孩子来盯着 [1] [2] [3]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 下一个论文: 邓小平的历史地位和他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
|
|
|
看了《反腐“新招”,是金点子还是馊主意?》的网友还看了:
[法律论文]试论我国受贿罪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比较与思 [法律论文]试论检察机关服务保障“新型城市化发展”之我见 [法律论文]试论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研究 [免费范文]从“边缘人”到“新市民”:传媒与新生代农民工的 [今日更新]论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在反腐败中的作用 [今日更新]反腐败审计治理机制创新策略探讨 [今日更新]中国式“新供给经济学” [今日更新]反腐工作:原市委书记涉严重违纪接受调查 [今日更新]反腐工作:原副市长接受调查 [今日更新]反腐工作: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接受调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