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书信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免费范文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关于人才强市战略的思考与调查报告           
关于人才强市战略的思考与调查报告
一、我市人才队伍和人才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及其组织人事等部门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不断更新人才工作观念,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用好人才工作政策,改善人才成长环境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三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智力支持。
(一)我市人才队伍的现状
1、人才总量情况。到2002年末,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12.58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9.22万人,其中:高级2883人中级19032人。全市共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7人,省优秀专家5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7人,市管拔尖人才74人。
2、人才分布情况。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按行业分:教学人员33015人,占35.8%;工程技术人员9026人,占9.79%;卫生技术人员5702人,占6.18%;农业1592人,占1.73%;科研人员167人,占0.18%;作为我市“十五”期间四大主导产业的机械、化工、林产、旅游的专业技术人员分别为2182人、1873人、2853人、196人,分别占2.37%、2.03%、3.09%、0.21%;(上述数据不含中央、省属在明单位)。按区域分:位于铁路沿线的三明市区、永安市、沙县拥有人才达6.45万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51.27%,其中三明市区人才3.56万人,占人才总量28.30%。
(二)人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人才队伍总量不足。我市2001年人才拥有量仅有12万,每万人拥有人才449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数量缺额较大,与三明新世纪新阶段加快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差距很大。locaLHOst
二是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偏少。全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省优秀专家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7人,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17人;市管拔尖人才已评选7批74人,其中退休或调离三明28人,目前在职46人;公派留学回国人员9人(上述数据不含中央、省属在明单位)。特别是市级党群机关工作者和国家公务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层次不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近几年因机构改革和编制限制,我市党政机关招收大专以上毕业生数量较少,30岁以下、*素质强、文化程度高的优秀年轻干部更少。目前市直党群机关工作者和国家公务员为1528人(未含公安部门),30周岁以下人员为130人,仅占8.5%。在职干部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偏低(仅占13.3%),相当一部分人是经过各类电业大、党校、函授等自学的学历,而且专业分布以农林、师范类为主,紧缺专业的人才比较少,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三是人才培养能力不强。根据2002年末的统计表明我市市区有普高4所,其中公办中学3所,民办中学1所;中等职业教育16所,高等专科学校1所。但是,我市的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仅为70%,居全省九市的第7位,且师资力量薄弱、校舍面积较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办学模式和教育质量无法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普高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较低,办学条件落后,专业设置老化、重复,经费投入不足,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实验实习场所不足或设施缺乏,推荐就业难度较大。高等教育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四是人才成长环境不尽人意。一些单位领导们存在“武大郎开店”等压制人才的现象,陈旧的人才工作观念还没有有效消除,人才工作机制缺少创新,人才成长的人文环境和居住环境不佳,人才工作的服务体系滞后,由此导致相当一部分优秀人才外流。
二、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构想、目标和原则
(一)人才强市战略的构想
根据三明经济社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我市人才强市战略的构想是坚持以邓小平人才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管人才”要求,认真贯彻《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紧紧围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证这个目标,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努力造就一支适应三明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门类齐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加快三明发展的各项事业中来。
(二)人才强市战略的主要目标
1、人才综合实力强形成与加快三明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人才总量较快增长人才占人口和劳动力的比率逐步提高高层次、高学历人才比率逐步提高。三明人才密度进入省内先进行列。
2、人才培养能力强形成以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为核心的社会化终身教育网络体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努力提高市民素质。抓好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地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教育加强人才教育培训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化终身教育体系增强人才培养能力特别是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高层次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能力。
3、人才开发能力强形成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相对应的人才结构。培养费、引进使用机制较为完善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调节机制合理配置和优化人才的产业、行业、层次、专业和区域结构。
4、人才集聚力强形成有利于广纳人才、人尽其才的良好社会环境。全面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健全科学的人才分类管理制度和激励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投资创业环境增强城市人文的魅力使三明成为优秀人才荟萃之地。
5、人才服务功能强形成社会化的人才服务体系。形成联接国内外、设施现代化的人才市场体系加强人才信息化建设。加强宏观指导和调控培养育需两旺、调控有效中介服务较为成熟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人才市场。
(三)人才强市战略实施中应遵循的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看了《关于人才强市战略的思考与调查报告》的网友还看了:
    [经济论文]关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与探讨
    [法律论文]简论基层检察院人才“流失”的几点思考
    [经济论文]关于我国企业薪酬管理有关问题探究
    [企业管理]关于高校考试管理工作的一些探析
    [企业管理]关于会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
    [经济论文]关于对固定资产转资滞后的几点思考
    [经济论文]浅析地方工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
    [今日更新]关于国学与软实力关系若干问题的思考
    [今日更新]关于人民助学金的民主评定
    [今日更新]关于我国民族法与民族法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免费范文
    普通论文先进性教育整改提高阶段实施方案
    普通论文人民医院奠基仪式上的讲话
    普通论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普通论文小城镇建筑风格控制初探
    普通论文国土分局“双为”教育学习交流总
    普通论文怎样利用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财务
    普通论文依法加强拆迁管理 切实维护被拆迁
    普通论文护士节演讲比赛演讲稿
    普通论文银行职员年度工作总结
    普通论文整改材料-加强学习 努力改造 不断
    普通论文先进性教育经验谈
    普通论文网吧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治理
    论文
    普通论文[免费范文]申报二级教师思想工作总
    普通论文[免费范文]做一个倾听者 要善于了解
    普通论文[经济论文]试论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
    普通论文[经济论文]浅谈加快天津都市旅游业
    普通论文[今日更新]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人力
    普通论文[今日更新]基于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水
    普通论文[免费范文]舞蹈大赛报幕词
    普通论文[工程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
    范文大全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关于全省林业困难职工帮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在冬春党员轮训班动员会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2009年教育局年终工作总
    普通范文[规章制度]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成员
    普通范文[先进性教育]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个人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2012年5月入党积极分子思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环保局工程建设领域突出
    普通范文[实习报告]最新生产实习报告范文
    演讲致词
    普通演讲[主持词]某知识竞赛现场实录(主持
    普通演讲[活动致辞]50周年店庆致辞
    普通演讲[会议发言稿]在全区绿化造林动员会上的
    普通演讲[赠言大全范文]给同学的赠言
    普通演讲[竞聘演讲稿]中教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竞聘
    普通演讲[商务礼仪范文]商务交往中接听电话的礼仪
    工作范文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现金流量表编制的电算化
    普通总结[工作计划]环境监理所、环保所工作思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检察院实习报告
    普通领导讲话[思想宣传]在开发区管委会党支部换届
    普通总结[述职报告]*电信企业总经理任职期间述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深化认识  务求实效(行风评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民主议事 村务公开 建设和
    普通总结[工作计划]2011年双拥工作计划
    普通总结[年终总结]2010年区人社局纪委年终工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政法委书记个人工作总结报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在全县新一轮解放思想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