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区清理作业规程 |
|
|
伐区清理作业规程 第一条:伐区清理的意义和目的 伐区清理是伐区生产作业的最后一道工序,是为及时恢复森林资源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伐区清理可以为种子发芽,人工更新创造条件,使采伐迹地尽快恢复森林,这是伐区清理的最主要目的。伐区清理质量的好坏,关系到迹地更新与生态平衡,是伐区作业质量的重要标志。lOCalHoST伐区清理主要有利于森林更新,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改善林地卫生状况,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在伐区清理的同时,把有利用价值的剩余物挑选出来,供加工利用,从而充分合理地利用森林资源。在陡坡地带,将采伐剩余物横山堆积,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另外,采取适当的清林方式还可以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因此,伐区清理非常重要,是为及时恢复森林,创造良好生态环境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第二条:做到清林跟上采伐 认真坚持“拨一号、采一号、集一号、清一号、验一号、再开一号”的原则,在生产过程中拖清比例不许超过20%,生产结束后,伐区清理要完成100%。 第三条:伐区清理的方法,按设计方式作业 1、堆腐法(归堆):适用于择伐、渐伐和抚育伐的迹地清理。把无利用价值的采伐剩余物截短后分别堆放在岩石*处,伐根或集材道上,任其自然腐烂。堆放时应避开幼苗、幼树、保留木。堆的规格一般为长2米,宽1米,高1米。每公顷80——100堆。凡是无利用价值的枝丫、树头、伐区剩余物、灌木等都 要彻底清理干净,将其横山堆放,行、趟要尽量整齐,以利于森林更新和水土保持。 2、带腐法(归带):适用于皆伐迹地清理。把无利用价值的采伐剩余物按带 状横山堆积。带的规格高1米、宽1米左右,带间距10米。 3、散铺法:将采伐剩余物截断,长度小于1米,均匀地散铺在采伐迹地上。任其自然腐烂。一般应用于择伐迹地,以及土 壤干燥、瘠薄及陡坡、砂石土质的迹地,可防止土壤干燥和土壤流失,有利于改良土壤。 [1] [2]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集材作业规程 下一个论文: 打枝作业规程
|
|
|
看了《伐区清理作业规程》的网友还看了:
[经济论文]保定市南市区清真食品网点发展的思考 [今日更新]对基建档案的清理鉴定的探讨 [企业管理]对基建档案的清理鉴定的探讨 [免费范文]在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会议上的讲话稿 [免费范文]伐区管理办法 [免费范文]伐区作业质量风险抵押金管理办法 [免费范文]在全县清理计划外用工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免费范文]×市盘活、清理国有土地的做法 [免费范文]县城集中清理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免费范文]清理整顿党政机关及其所属单位乱收费、乱办班、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