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免费范文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论苏区精神的创生性转化           
论苏区精神的创生性转化
论文关键词:苏区精神  创生性转化  文化特征
  论文摘要:苏区精神的刨生性转化指的是作为新传统文化的苏区精神与当代社会实践相结合并焕发生机的过程。从文化特征上看,苏区精神作为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先进文化意识,具备创生性转化的可能性,而苏区精神自身的文化因素、空间因素以及面临的社会转型因素和 当下性因素共同决定了创生性转化的必要性。 
  一、 苏区精神的文化特征及其创生性转化的可能性
  苏区精神诞生和形成于20世纪二十年代革命战争时期,苏区精神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众多专家和学者对此已经作了大量、充分的发掘和阐述。但是还需进一步阐述苏区精神的文化特征,以明晰在现阶段对苏区精神进行创生性转化的可能性。 
  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我们可以归纳  苏区精神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苏区精神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革命性。苏区精神诞生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直接反映了遭受重重压迫的工农大众的心声。因此,只要密切联系群众 ,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这种观念也上升到了文化政策的高度,1931年 9月,湘鄂赣省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 《文化问题决议案》明确指出:文化工作具有重要的阶级斗争意义,在苏区进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以及一切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教育,提高群众的政治认识,加强群众的阶级意识,深入开展阶级斗争,发动人民起来与反动军阀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做斗争。
  苏区精神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的发展经历了井冈…地区、中央苏区、中央红军长征地区以及陕北地区等几个阶段。其中,中央苏区对苏区精神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央苏区时期是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艰苦探索,并奠定了坚实基础的时期。在中央苏区时期,经过多年的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位一体”的革命实践,井冈山时期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才进一步发展为比较明确的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思想。尽管革命道路的理论是在后来概括起来的,但对这条道路探索的艰难困苦的实践,主要是在这个时期进行的。可以说,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离不开这一特定的地域。但是,随着革命的发展,苏区精神的基本内涵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而不仅仅局限在苏区。 
  苏区精神具有强烈的现代性。现代性是对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规定性所作的一般抽象,其中行为观念的理性化、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社会生活的世俗化等方面是其重要特征。马克思列宁主义既是对现代性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现代性思想的批判与超越,其所蕴含的优秀的现代性精神无疑成为了苏区精神一个重要渊源。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科学工作态度,是现代科学理性精神的体现。苏区实行民主建制,倡导“在苏维埃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实行军事、政治、经济三大民主的“彻底的民主主义”精神,实现了民主化管理。在社会生活方面,学校教育反对帝国主义基督教教育,反对复古的封建教育,反对军阀主义教育,提出铲除封建习俗,破除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等旧礼教、旧道德观念,废除穿耳、束胸、缠足等封建残余,实行婚姻自主,自由结社等文化民主权利。如此等等,这些方面无不体现了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同,其现代性的启蒙意义来得尤其强烈。
  苏区精神还具有浓郁的民族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民族文化之中。苏区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初期的优秀代表。毛泽东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中国老话表达了苏区人民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用“实事求是”的古代格言中国化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及其实践观的基本内涵,用“本本主义”这样的群众语言形象地批判了保守的教条主义,说明它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由此可见苏区精神的表达方式是民族形式,而且日益融人到人民大众之中。非止如此,苏区精神本身就蕴含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精神,如在“真心真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的为民精神中可以窥见中国古代人本精神和民本意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一脉相承。 
  二、苏区精神创生性转化的必要性 
  从文化 自身因素看,作为传统文化的苏区精神必须进行转化才能获得生机。有学者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曾作过区别,认为传统文化是指过去的文化,而文化传统则是活在现实中的文化。 前者只是一种历史现象,后者则还在发挥作用。要使历史性的东西成为当代文化精神的流向,积淀为人们的普遍心理素质因素,能时刻影响、规范和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就必须使传统文化复活为一种活生生的文化传统。苏区精神属于现代中国革命时期诞生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化的一个重要成分,是一种新型的传统文化。但苏区精神要成为一种真正的文化传统,仍需要进行积极的转化。而今,这工作由于有了广大学者和相关机构的鼎力支持,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 
  从空问因素看,苏区精神从地域性文化走向全民族共同文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苏区精神诞生于特定地域,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现实生活中,它存在的空间都相对狭小。在现阶段,苏区精神更多地是在原苏区地域得到发掘、传承和发扬。因此,深化对苏区精神的认识,积极弘扬苏区精神,使苏区精神成为更多人乃至全民族的精神动力,必须突破地域文化的局限和羁绊。 
  社会转型是苏区精神必须创生性转化的根本性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以及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入,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型时期。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半个多世纪,尤其是在 1957年到1977年的 20年期间,中国社会比较强调阶级斗争,奉行“斗争哲学”,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仍然坚定地坚持 自身的阶级性和阶级基础 ,但更加鲜明地强调党的先进性,因而社会和时代的主题已经转向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主张“和谐哲学”。而作为传统文化的苏区精神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其鲜明的阶级性和革命性,显然与时代主题不相吻合。这种时代性的错位是我们在弘扬苏区精神的过程中必然遇到并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难题。 

  三、苏区精神创生性转化过程中的几大关系问题
  苏区精神的创生性转化其实就是作为新传统文化的苏区精神与当代社会实践相结合并焕发生机的过程。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既不能脱离苏区精神本身,也不能罔顾当代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 ,更不能忽略转化的实际效果,否则也就谈不上是苏区精神的创生性转化。转化的关键在于如何将苏区精神与当代社会实践的实际更加紧密地结合。为此,需要处理好一系列关系问题: 
  必须处理好苏区精神的阶级性、革命性与现代性的关系。这里常常会陷入两难困境,以至于片面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一种情形是片面强调苏区精神的阶级性、革命性,认为淡化阶级性和革命性苏区精神将失去本来面目;一种情形是片面强调苏区精神的现代性,认为惟有现代性因素才是当代实践所需要的。其实苏区精神的阶级性、革命性与现代性之间并非是一种不相容的关系:苏区革命是现代社会矛盾的产物,是一种现代性的现象,阶级革命的目的在于铲除旧中国发展中的非现代性的障碍,以建设一个现代化中国。在当代,苏区精神的阶级性、革命性与现代性在当代中国相结合,完全可以转化、体现为对先进性——具体表现为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追求。 
  必须处理好苏区精神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关系。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精神,我们有责任完完整整地保护、发掘和整理好苏区精神,也就是按照历史原貌重现苏区精神的内涵。另一个方面,苏区精神也不能只是停留在文本研究和文案宣传阶段,我们还必须按照时代的需求阐述、弘扬好苏区精神。相较而言,把苏区精神从传统文化转化为文化传统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只有成为活生生的文化传统才能产生真正保护好传统文化的动力。从现阶段的情况看,苏区精神的存在状态仍然介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之问。在现阶段,既要持续推动苏区精神从传统文化向文化传统转化,更要从时代性需要中寻找合适的转化切入点和时机。 
  必须处理好苏区精神的地域性(或局域性)与共同性的关系。中国革命与建设历史上产生过许多类型的精神,如“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他们由于得到了及时的总结和充分的阐释与宣扬,以至于家喻户晓,突破了一时一地一人的局限,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有机分子。而“苏区精神”的明确提出(2003年 12月,李长春到赣南考察时明确地提出了“苏区精神”的概念。已经晚了很多,失去了因为历史时效性而得以广泛流传的大好机会。尽管如此,苏区精神和其他精神一样具有同样的特质,完全可以也应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一分子,成为具有共同性的文化精神。同时,苏区精神还可以作为原苏区人民的文化名片而发挥独到的作用。这两个方面可以并行不悖地发展,但当前的任务应该是加大力度促使苏区精神突破地域性局限走向共同性。
  必须处理好苏区精神的文化价值特性与经济特性的关系。苏区精神的文化价值特性不允许它成为经济发展的附庸,而应该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把苏区精神以及体现苏区精神的文化遗产当作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卖点的短视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其实,充分发挥苏区精神的正确价值观念引导功能,不但能够填补由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所造成的价值虚无的空洞,而且还能成为苏区人民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精神动力,使经济更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庆刚.苏区精神研究述评.高校社科动态.2007,(6).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 986:62.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K].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99. 
  [4]石仲泉.中央苏区与苏区精神[J].中共党史研究。2006,(1).
  [5]庞朴.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J].中国社会科学,1986,(5). 
  [6]《红色中华》(232)[N].1934—09一i1. 
  [7]许军.肖毅陪同李长春在瑞金考察[N].赣南日报,2003-12-19.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论苏珊.朗格的符号学美学思
    试论苏州工业园区公共管理模
    试论苏联解体的经济根源
    社区经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论苏联20世纪30~40年
    论苏区精神在“科学社会主义
    论苏中的区域比较优势与发展
    论苏拭的现实主义词风
    在全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动员
    弘扬老区精神,永葆*党员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