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教育理念与实践创新的探索 |
|
|
考试,完善教师入职教育的质量保障机制。确保学生在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之前,修满规定的实践性学时学分,完成教育教学的技能的各项训练,达到入职从教的基本标准和要求。没有理念,就难以端正提升效率的正确方向;但是只有理念,而缺乏实践和制度的支撑,教师教育效率的提升也不可能发生。仍以“师范生发展实验巾心”开展的教师发展研究活动为例。按照实践,实验中心既是半实体化的教学机构,又是有效的研究场所。所谓半实体化教学机构,就是说中心根据需要可以自主招聘有关教师担任相关课程,可以自主开设有利于教师发展的相关课程。但是,中心聘用的教师编制非固定化,人员流动非固定化。所谓研究场所,就是说中心开展的教学活动,采取的是研究式的教学和互动式学习。为了凸显其研究特色,中心不仅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对所招收的学员的学习结果也有较高的要求。例如,要求学员参与课题研究,并要求部分学员熟练掌握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便是其中的一项基本内容。自2007年,中心拟面向文学院学生,招收60名实验班学员。整个学习过程,采用“1+2+1”的学习模式。具体方案是:第一年,由学生在本专业和教育学专业各选6—8门课程,进行混合式研究学习。第二、第三年进行专业学习。第四年,“抓住模拟关键期”,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和毕业论文创作以及人职前的政治思想和信仰教育。四年毕业后,实验班学生除允许获得专业学士学位外,对于学完实验班所开设的教育学门类的相关课程,并完成了相应的研究任务和发表了具有一定层次的教育研究论文的,可以同时授予其教育学学士学位。这样有利于营造最适宜师范生发展的教学环境,有利于促使学生有效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四、推进教师教育制度的系统化 所谓制度系统化,是指为了促使学习者在单位时间内自身潜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并获取最大的学习收益,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教师教育模式的制度保障体系。例如:为了促使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快速、高效地向前发展,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教育事业发展战略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科学研究发展规划等系列文件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尤其是制定的《关于加强课程建设的有关规定》、《关于鼓励教师创新教师教育模式的若干规定》、《关于开展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若干规定》、《关于强化教师教育质量的意见》等文件,均为提升教师教育效率作了制度保障。又如:为了建立高效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T《关于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的若干意见》,在该意见中,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的管理意见。如针对教师教育实验班,《意见》赋予实验班以自主确定课程、选聘教师的权利;实行开放办学,打破专业、系别的限制,开展广泛的人文思想、科技文化、教育专题讲座,与各系所广泛合作、资源共享;促使管理制度创新,实行选课制、学分制、淘汰制、跳级制等,提高学习效率;建立行之有效的师范生发展培训体系,发挥管理的系统功能和整体功能,促使培养日标的实现《意见》已成为管理模式创新的制度和思想保障。再如:为了促使教学方法的创新,学校出台了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系列文件,鼓励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创新和改革。我校教师研究的相似教育模式,就获得了河南省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它所提出的“和合教育”、“和合教学”、“关键知识”、“规律中心”等若干观点,不仅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质的革命性意义;而且,对实现素质教育和开展教师发展研究具有宏观的理沦指导价值。在教学实践环节上,学校强调各专业教师培养与中学现场实践相结合,以中小学校为基地的教师培训模式,强化与中学和基层教育管理部门的合作与联系。要求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学生必须有半年以上的中小学教学实习培训,强化之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紧密结合河南尤其是豫西地区基础教育对师资的新要求,了解新课程的现状,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县长,全面进行课程改革。教师教学改革的诸多举措,深刻地影响着教师教育的进程、走向和效率。 |
|
|
|
上一个论文: 计算机网络混合型防火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个论文: 二调单幅图数据入库前检查步骤及内容探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