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高,身正,有爱,有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
|
|
材施教,遇事要有耐心,诲人不倦。 面对校园里个性丰富的学生,教师要有爱心的去面对。米哈伊尔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教师应当在学生身上看到人是“可教育的”,教育就是形成“可爱教育的能力”。 各个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生更加需要严格要求, 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能力,这种能力以至于将来走上社会都能对他们有很大的帮助。 “问题”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长处,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自信心,防止他们自暴自弃。有一年做班主任,班上有个学生,在父母离异后,成绩一落千丈,整天萎靡不振,孤立于集体,对学科学习也相当抵触。我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决定找他谈心,开始晓之以理,和他谈谈道理;因他在父母离异后和爷爷奶奶过,很孝顺,我又动之以情,看到他面部表情有所放松,我就很亲切地列举他的长处,鼓励他重新振作,报答祖辈的养育之恩。通过大半个学期的努力,他的成绩明显进步,还被同学们选为劳动委员,融入了集体,对任课教师的态度也大为改观。试想,如果当时不采取持久耐心的教育,而只是一味地强调说教的话,那么结局可能没现在这么喜人,师生关系也不会如此融洽。 班上自卑的学生要鼓励他们自信,怯懦的学生要给予他们勇敢的力量,爱钻牛角尖的学生要给予疏导,偏激的学生要及时开导,不爱开口的学生要鼓励多发言……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现象太多, 而且这些现象将永远存在下去。因此,教师应鼓励每一个学生努力发展自己,使他在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人的充分的表现,这既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 三、营造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能够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如果教师绷着脸走进教室,学生容易产生畏惧心理,怕教师提问自己答不出而受到教师的批评, 从而使课堂活跃气氛很难上来,课堂上难以产生有效的互动,教师上课感到吃力,学生听课也感到吃力。 教师是传道者、引路人、学习者、意见倾听者。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交流能力,还有利于学生间取长补短,开阔视野,澄清一些模糊认识。课堂上根据教师精心选择设计的教学内容, 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如同桌互议、前后两排形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亦可打破传统的“秧田式”座位排列方式进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
|
|
上一个论文: 师生关系的温度 下一个论文: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预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