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教育在创新国家中的作用           
教育在创新国家中的作用

创新型国家建设在教育中需要改革的另外一方面就是对教育制度和观念的改革。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 尤其是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 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校的迫切要求, 但是,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许多高校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研究不多, 缺少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意识、方法和环境, 科研和教学活动结合不够, 培养模式陈旧。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 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加速教学改革。
教育观念上,我国目前的教育基本上是以继承为中心的传统观念, 以知识观作为理论基础, 认为知识是对经验、事实、规则等的认识, 而这种认识的真理性是绝对的、唯一的、静止的、甚至是终极的。因而在教学中强调的是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性的练习, 这种传统教育观念反映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简单地说就是以继承教育为我国现阶段教育的中心观念。”继承教育观念的最大特征, 是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传授知识, 教师是注入知识的注射器, 学生是吸纳知识的容器, 于是知识越多越好就成为一种成规。不要认为知识越多越好, 而应该服从于应用, 要与自己驾驭知识的能力相匹配,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 他的物理知识并不多。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 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 大都注重学生的独力思考, 鼓励大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不是重复所谓的标准答案。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双重力, 对此高校教育必须作出抉择,适时进行教育观念的改革,使之能够很好的服务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
对教育观念进行改革的同时,还必须对我国的教育中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教学方面的改革主要集中与一下几个方面。(1) 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的教育应该在普遍发展学生各种智能的基础上, 着重发展其个性、特长, 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2) 探求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不在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灌输方法,而是更多的培养学生对事物和问题的观察、思考、索能力,在教育中注重对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3) 把研究引入教学过程。教学的方式、方法应当从过去的书本知识传授转移到以探索为基础的教学上来, 使学生成为探索者。开展研讨式学习, 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养成科学探索精神。加强实践教学。学校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 进入社会实际, 开展教学实践, 并把实践中提出的具体问题带回课堂研究, 使实践教学不仅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式, 而且成为提高创新能力的手段。(4)开辟第二课堂。国内外的经验证明,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自主组织和参与的第二课堂活动, 是培养创新人才必不可少的形式。第二课堂包括科技、文体、社团、调研、试验等活动,要让社会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大课堂。(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激发创新意识。时代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 动、静态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必须紧跟时代,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 马廷奇.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大学科技政策创新. 教育与现代化. 2008 03 .
[2] 赵奎志. 高校教育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重要作用.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02.
[3] 李津. 中国国家创新战略的演化[J ] . 新华文摘,2005 (22) :121 - 124.
[4] 姜军,武兰芬等. 发达国家政府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方式及启示[J ] . 科学学研究,2004.


[5] 肖广岭. 国家科技政策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美国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
[6] 史秋衡,冯典. 转换政府调控方式优化高校分层分类[J ] .&n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论农林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中
    新闻传播教育的理想与困惑
    素质教育要以思想道德素质教
    推进素质教育需要钟情于素质
    论英美文学课在英语师范生教
    我国现阶段法学本科教育完善
    绘画艺术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和
    幼儿教育中的“机构教育”与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试论现代教育技术在《机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