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从“盲流”到产业工人——农民工的三十年           
从“盲流”到产业工人——农民工的三十年
[摘 要]农民工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走过的三十年道路坎坷曲折,经过了控制流动、允许流动、控制盲目流动、由限制到逐步规 范流动、走向公平流动等不同的历史阶段,终于从“盲流”走进了产业工人的行列。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既在改 革开放中孕育、发展,又用他们的劳动与探索推动着改革开放不断走向深入。
  [关键词]盲流;农民工;产业工人;改革开放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8)05-0005-04
  [作者简介]马雪松,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学、文化学。(江西 南昌 330077)
  
  对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流动有过很多称谓,如“民工”、“盲流”、“农村流动人口”、“城市外来人口”等。“盲流”是其中最具歧视色彩的一种称呼,因为这一称呼而导致的许多政策使进城务工农民遭遇了许多不公正待遇。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通讯》首次出现“农民工”一词①,随后这一称谓逐渐被广泛使用。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在改革开放中产生,经历了坎坷曲折,见证了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终于从“盲流”一步步走进了产业工人的行列。
  
  一、三十年历史回顾
  
  从1978年开始,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阶段。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历史时期,进行了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1]
  1.控制流动阶段(1979-1983年)。1978年12月,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到的各种限制并没有根本改变。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发展战略和城乡分割的就业体制的限制,国内食品供应不足,尤其是农副产品供应远远不能满足劳动力流动的需要,加上知青返城形成的就业压力,因此,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政策纷纷出台。1979年,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清理压缩计划外用工的办法》,《办法》提出,清理的重点是全民所有制单位在劳动计划外使用的农村劳动力。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劳动就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要采取发展社队企业和城乡联办企业等办法加以吸收,并逐步建设新的小城镇。要控制农业人口盲目流入大中城市,控制吃商品粮人口的增加。要压缩、清退来自农村的计划外用工”。198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决定》指出“对农村多余劳动力通过发展多种经营和兴办社队企业,就地适当安置,不使其涌入城镇。对于农村人口、劳动力迁进城镇,应当按照政策从严掌握。农村人口迁入城镇的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公安、粮食、劳动等部门要分工合作把好关,不要政出多门。要严格控制使用农村劳动力,继续清退来自农村的计划外用工。”1981年12月,国务院发出《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进城镇做工和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通知》,《通知》要点包括:1.严格控制从农村招工;2.认真清理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农村劳动力;3.加强户口和粮食管理。
  2.这一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严格的户籍控制,农村劳动力流动呈停滞状态;采用严格控制粮油供应的办法来控制农村人口的流动;开始重视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乡镇企业有所发展,农村内部的非农就业人数1982年已达3805万人,比1978年增加70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75万人。[2]
  3. 2.允许流动阶段(1984-1988年)。农村改革使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提供了物质基础。相对于控制流动阶段,1984年中央1号文件是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变动的一个标志。
  4.从1984年开始,国家准许农民自筹资金,自理口粮,进入城镇务工经商。此后,政府又进一步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允许和鼓励农村劳动力地区交流、城乡交流和贫困地区劳务输出,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进入了一个较快增长的时期。
  5.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在这一阶段经历了允许、鼓励、支持的过程。这一阶段,农村劳动力以较大规模和较快速度转移,1984-1988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5566万人,平均每年转移1113万人,转移劳动力的总量每年增长23.11%。这一阶段,农村劳动力主要是向农村内部非农产业转移,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从5028万人增加到9545.5万人,增长89.9%。[3]
  6.这一阶段农村劳动力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从“宪法委员会”到“宪法法
    从“轮胎特保案”看美国对华
    从“母题”到“图纸”
    从“道德黑客”看伦理世界观
    从“意义用法论”到“基于用
    从“民生”向“公共利益”转
    从“四大”的价值观|看优秀财
    从“影贷”看中国电影产业投
    从“一国两制”探析邓小平的
    从“后儿童时代”到 “儿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