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辅导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辅导模式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里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心理健康教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高发群体的特点,通过对各个层面(学生个体、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剖析。分析造成心理问题的根源。同时借鉴国外的心理辅导经验,提出以多种辅导模式相结合的切实可行的多维心理辅导方案,最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高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成因;辅导模式
  
  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高发群体归类
  
  1 高考失意生。高考失意的学生由于害怕复读困难和复读后再次失败(特别是08级失意学生面对高考改革,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担忧),不得不“屈就”就读于高职院校,不得不服从专业调剂,就读于自己认为不感兴趣的专业。这类学生心理上有强烈的失意感,容易对前途感到失望和渺茫,导致诸多问题:(1)人际交往缺陷。具体表现为,在原有同学圈子面前羞于交往,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而不敢交往;与新同学又不屑交往,认为自己在成绩能力上优于同学,不愿意把自己划入一般高职的圈子。缺少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最终导致自我封闭。(2)由于一方面对就读院校的失望和对前途的迷茫,另一方面认为自己只是偶然的高考失败,实际能力上存在很大优势,不屑不积极参加学校工作活动、放缓学习步伐。然而大学学习内容(专业性强,但起跑线几乎一致)、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学习)有别于中学,除此之外还要提高与人交往、自我管理等其他素质,不经意的懈怠容易使自己落后于其他同学,对自己心理再一次打击。从而导致恶性循环,不能自拔。(3)部分学生为了弥补自己高考失落改变现状,把一切希望寄托在专升本或自考上,渴望通过这种途径挽回失去的一切,但又害怕失败。他们一切以专升本或自考为中心,将专升本作为自己更高的、甚至是唯一的一个奋斗目标,心理负担过重。
  2 中职毕业生(3+2培养模式的学生)。由于社会普遍意识,来自中职的学生往往有一种学不如人的感觉。在高职这个大环境里,虽然在校表现良好,但这类学生不自信,失落感强。部分学生苦恼郁闷、意志消沉或自暴自弃;部分学生甚至以违反校纪校规或装酷扮另类,以期引起他人的注目,实现自我存在的愿望。
  3 贫困生。来自贫困农村地区或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往往出现自卑、多疑、焦虑。突出的问题群体具体可细分为两类:(1)高分(可以就读于民办本科)但因经济原因就读高职的学生。(2)因贫困勤工俭学的学生、贫困在外兼职的学生。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分析
  
  (一)社会客观因素
  1 社会对高职院校的支持和认同度不高。一些意志薄弱的高职生容易形成消极心理,为不能被普通高校录取为“正规”大学生而感到自卑、低人一等,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对人生前途没有过高的期望。
  2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偏差。由于心理问题的隐蔽性,人们低估了心理问题的广度、深度和危害度。(1)提起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自杀、犯罪等。其实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不仅会与那些品行不良、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联系在一起,也会发生在学习用功、办事认真、遵纪守法、循规蹈矩的学生身上。李曲波等(2006)以浙江省为例,对浙江省杭州、宁波、金华、温州、嘉兴等地区八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的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经过比较分析表明,被试中有中等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检出率占24.22%,低于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常规水平…。其实,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重要阶段,每个学生都可能会因为不适应而产生心理障碍。(2)对心理疾病的危害性估计过低。认为心理的问题不像生理疾病,会短时间之内表现出来并明显感觉到。(3)社会上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遍匮乏,对心理咨询认识不够。观念上认为只有有心理疾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咨询,把心理咨询归类为不光彩事件。学生有心理问题,大多数碍于面子,不愿意咨询求助,袒露心扉,进而心理问题愈演愈烈。
  3 对一些社会现象认识存在误区。如把“无能”和“贫困”联系在一起。
  4 社会人才需求量变更。随着中国加入WTO,改革开放不断加快和深入,社会对高素质高职毕业生的需求不断加大。但由于近几年宏观经济的不景气,特别是受近期的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事业单位结构调整,社会对人才需求有所放缓。而随着高校毕业生的急剧增多,就业竞争愈加激烈,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学历上高职生比本科生低,本科生就业难,高职毕业生就更难。而单从操作和实践能力上看,和职高学生相比并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高职学生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在这些信号的传达下,学生心理压力骤增,对未来没有信心,前途渺茫,出现不安定的心理隐患。
  (二)学生个体因素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论农林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中
    对农林类高职高专遗传学教学
    农林院校《政府经济学》教学
    法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关于高职院校实验动物学教学
    浅析高职文秘专业文书写作能
    高职模具专业“三位一体”实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针对
    高职高专《金属切削机床》教
    浅议网络技术在院校教师继续